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广汽本田姚一鸣:燃料电池电动车是终极方向

2010年12月21日 10:4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汽车行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对广汽本田而言,主要的动力是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12月6日,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本路1号的总部所在地,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盈利并非一个企业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广汽本田增城工厂是全球第一家“废水零排放”的汽车工厂。而黄埔工厂开展了低碳项目,单台能耗不断下降。

  在节能减排等方面,不满足于只符合国家标准而要树立“行业标杆”的广汽本田,显然还要抢占“十二五”低碳技术制高点。

  本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予的统计数据了解到,广汽本田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单位产品产量水耗、单位产品能耗、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指标均处于国内汽车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预备明确提出汽车要逐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到2015年全部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比2008年降低约两成,其中乘用车更要降低20%以上,实施燃料消耗量公示制。

  对此,过去在“飞度”等汽车型号上,取得过低排量冠军的广汽本田而言,早有准备,并运筹了数年。

  “广汽本田目前还没有公开的碳信息披露机制,但会定期向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提交统计数据。”姚一鸣表示。

  显然,广汽本田对低碳与企业发展关联度的理解是系统的,即生产环节节能减排,并强化绿色产业链,而在产品领域,也意图引入新能源车型,开发自主品牌。从社会责任角度树立品牌形象,到触及企业战略发展深层含义上,低碳都是一个随时跳动的脉搏。

  2011年新型汽车主打“节能牌”

  将引进小型混合动力轿车

  CR-Z或INSIGHT的其中一款

  《21世纪》:国家在大力推进新能源企业战略。你如何看待传统的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车的发展潜力?

  姚一鸣:由于技术、成本和价格等因素,在现阶段,使用汽油的汽车仍是消费的主流。因此,广汽本田会努力提高现有产品的燃油经济性。我们采用的发动机技术,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能达到燃油消耗、清洁排放和动力水平完美平衡的发动机。

  广汽本田也在关注新能源车领域,也有这方面的优势,因为广汽本田的股东之一本田公司,在环保技术方面是世界领先的。

  在我看来,电动技术的进步,从长远来看将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燃料电池电动车,由于实现了行驶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且具备续航里程长、燃料加注时间短等优势,我们认为它将是汽车未来发展的终极方向。比如Honda燃料电池电动车“FCX Clarity”以氢和氧反应产生的电能作为动力驱动行驶,排放出来是水,非常环保。

  但是基于目前的技术现状,目前最应该优先考虑的是发展、普及混合动力车型。

  《21世纪》:具体到广汽本田,在产品生产研发领域,如何平衡传统燃油汽车以及电动企业的发展规划?

  姚一鸣:根据“本田LCA(生命周期评价)数据系统”的统计,汽车从生产到废弃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中,用户驾驶过程的排放量占78%,生产阶段的排放量约为6%。

  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的环保性能是节能减排的重头。在今年公布的国家节能汽车推广名录中,广本共有六款产品入围,成为入选产品最多的日系汽车企业。

  在这个基础上,广本提出逐步将现有在售车型的排放性能由“国Ⅳ”提升到“国Ⅴ”标准。与此同时,广本的合资双方已商议敲定,在2010年,广汽本田将从Honda引进最新型的小型混合动力轿车CR-Z或INSIGHT的其中一款。

  作为首个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将于2011年上市的理念除了延续广本环保节能的产品特色之外,也将帮助广汽本田在不断推出新车型方面占据主动。

  汽车行业的“零碳”排放誓言

  2008-2010年间累计减排

  二氧化碳5.8万吨

  《21世纪》:广汽本田在行业里率先提出了“生产过程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在低碳发展方面,如何做到行业领先的?

  姚一鸣:广汽本田增城工厂是全球第一个导入“废水零排放”的汽车工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增城工厂全面地考虑了环保问题,在处理工业和生活“三废”以及降噪方面投入巨资,导入最先进的环境技术如“膜处理技术”,所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实现100%循环利用。

  在明年扩能后,增城工厂将实现年产24万辆的产能,污水处理站每年将可以回用中水414000立方,按照广州家庭37立方/月用水量计算,节约的这部分水量可满足932户广州家庭一年的总用水量;增城工厂将进一步完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在24万辆机制下的单台能耗比12万辆机制降低24%。

  节能减排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广汽本田在消化吸收本田公司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同时,坚持向国际一流标准看齐。

  比如我们的涂装车间全部采用水性涂料,使VOC的排放量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20g/m2,远低于世界上最严格的欧洲排放法规的要求,在国内VOC排放法规还未出台的情况下,广汽本田增城工厂涂装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批采用水性涂装的生产线之一。

  另外还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比如计划于2011年投入使用的增城工厂太阳能发电系统,首期建成的100kw发电系统导入后可年节电20余万度,减排二氧化碳200多吨。

  广汽本田2008-2010年间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节能改造,共实施节能改造项目200余项,累计减排二氧化碳5.8万吨。如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对厂区内各主要的空调系统进行了变频和自控改造,大大减少了能源浪费。

  2010年,广汽本田已实现生产单台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降低6%。

  事实上,自2007年6月,广汽本田就启动了能源审计工作,委托广州市能源监督检测所对广汽本田的能源消耗水平现状进行现场的测试和调查,并作出“十一五”期间的节能规划。审计结果表明,在业内来看,广汽本田的单台车综合能耗比较低。

  产业链“绿化”

  供应商已基本通过

  ISO14000体系认证

  《21世纪》:好的理念,必须要有好的制度做保障。在公司组织架构上,为推进节能减排,广汽本田做了哪些工作?

  姚一鸣:为了更好地节能减排,广汽本田专门成立了节能减排管理委员会和节能减排事务局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机构,广汽本田节能减排管理委员会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委员长。

  我们为节能减排设定了较高的工作目标,为了顺利达成目标值,节能减排事务局拟定了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的总体思路,设定了明确的推进日程和考核办法。节能管理委员会和各部门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在责任书上将注明各部门的节能目标。各部门节能目标的达成情况将作为年度公司先进集体、劳动竞赛优胜集体评选中的评分项目。

  《21世纪》:除了生产环节力争实现零排放,在企业管理、销售等环节中,如何推广低碳理念的实践和低碳技术的应用?

  姚一鸣:我们不断地将环保理念向顾客和合作伙伴传递,影响供应商和特约店参与环保。

  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管理,是广汽本田环境管理的重点管理项目。2004年,广汽本田采购部开展“绿色采购”行动,要求供应商实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改善其环境表现。

  公司在每年供应商大会上着力宣传环保,推行绿色采购。并且经常会通过给供应商培训,让其更能深刻地理解“绿色采购”的重要意义。目前供应商已基本通过了ISO14000体系认证。

  在特约店层面,2006年11月,广汽本田也启动绿色特约店项目。目前已有135家特约店通过了绿色特约店认证。公司计划使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全国逐步铺开绿色特约店的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店内的水平,并逐渐推广到二级城市特约店中去。

  节能减排的双赢

  即解决环境负担又节约成本

  《21世纪》:对于企业而言,追求效益是第一位的。有观念认为节能减排是增加企业成本。你如何看待企业低碳投入和产出方面的平衡?低碳发展的概念怎样在行业内推广?

  姚一鸣:增城工厂废水零排放的实现是通过大规模投资达成的,污水处理站的投资额超过了3000万,每年的运营费用就达到100万元。污水处理站的投资和运营费用,折合到单台产品上会增加60多元的成本。

  目前污水处理的成本要高于节水的效益,但零排放给环境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认为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

  事实上,作为能源消耗大户,节能减排对于汽车企业来讲,不仅是减轻了能源和环境负担,而且可以节约成本。在低碳、环保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趋势下,顾客不仅关注商品本身是否环保,而且也会关注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否环保。因此,汽车企业只有用低碳的生产方式,向顾客提供环保的汽车,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

  基于此,广汽本田的股东方之一本田公司提出了“通过CO2排放量最少的企业活动,持续提供CO2排放最少的产品”的目标,广汽本田也会朝此方向努力。

  《21世纪》:在企业“十二五”规划中,可有节能减排设定的详细目标?

  姚一鸣: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是广本的基本经营战略之一,2008年广汽本田提出到2010年生产单位产品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的目标,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完成。2011年广汽本田的目标是单台能耗比2010年下降2%。具体的“十二五”规划的目标,目前正在拟定中。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