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国内地热发电20年停滞 能源开发应建国家级平台

2010年12月20日 13:57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地热的年散失量相当于1000亿桶石油,比起太阳能,它的利用系数是最高的73%,人类守着一个“给力”的能源富矿,却在利用上略显无力,中科院院士汪集暘呼吁——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建立国家级研发平台以提高创新能力,并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实施示范工程,制订优惠扶持政策以推动地热发电产业化。”12月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油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在他《地热能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及胜利油田、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就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研讨。

  地热资源“很给力”

  地热能是一种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据估算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每年从地球内部经地表散失的热量相当于1000亿桶石油的热当量。目前我国地热开发利用量约为5亿立方米,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地热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还很小,不足0.5%。

  据山东省地质局资料,全省17个城市均有地热资源,为全省煤炭资源量的4倍。若进行产业化开发,潜在价值可达800亿元以上,并可解决数万人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不过,目前并非所有的地热资源都可开采利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工程研究所教授梁金国表示,目前国际上所指的地热资源仅为地壳浅部5000米以内储存的天然热量,相当于5000万亿吨标准煤的热量。

  汪集暘说,东营市是山东地热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其可采量为562.61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每天154.14万立方米。经过多年的勘探论证,证实胜利油田所处的黄河三角洲地区蕴藏有大量的地热资源,潜在开发价值120亿元。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地热是一种最为现实并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其能源利用系数最高,高达73%。”汪集暘院士说,“高温地热发电与传统的锅炉供暖相比至少可减50%。”

  利用技术“很滞后”

  汪集暘根据他的调研和研究指出了当前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

  一是地热利用技术发展严重失衡。20年来,地热发电停滞不前,发展规模和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地热直接利用。地热直接利用虽然发展较好,但也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没有形成资源梯级开发综合利用的模式。

  二是全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程度低。他说目前全国地热资源虽然经几轮评价,但基数仍然不清,特别是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中的地热资源量尚未得到进一步评价。勘查评价滞后于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地热产业的发展。

  三是地热利用关键技术尚待突破。我国地热利用技术尤其是地热发电技术没有形成积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我国目前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尚处于空白,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也尚未开展。

  四是地热产业缺乏扶持政策。我国地热产业在政策上支持力度偏弱,社会各界对地热的认知度不高。总体上看,地热供暖及地源热泵产业虽然已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但力度还不够。

  五是人力资源缺乏、研究力量薄弱。上世纪70至90年代,我国呈现地热开发热潮,培养了一批地热能研究开发骨干,但近30年人才资源缺乏,研究力量薄弱。整个科研队伍规模在100人以内,远远落后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队伍。

  国家平台“很必要”

  针对当前存在的5大问题,汪集暘认为,国家级研发平台,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若能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成立“国家地热能源研发中心”,将整合全国优势力量,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突破关键技术,提高地热能科技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汪集暘同时建议启动资源调查项目,科学规划,重点部署,开展宜于发电的地热资源的调查研究;进行全国地热资源评价和区划,确定我国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重点地域,特别是针对油气田区。

  针对我国技术积累少,与国际差距较大的现状,汪集暘认为应重点解决地热能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应以国家财政扶持和企业投入结合的方式,实施中低温地热发电示范工程。同时制订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地热发电产业化,并在《可再生能源法》框架下,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法规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参照太阳能、风力、生物质能发电国家补贴的方式,对地热能发电实行激励机制,以保证我国地热发电的可持续发展。通讯员 刘积舜 本报记者 王建高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