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册完之后都忙于踩点,穿梭于三个会场之间。幸好本就不大,而且酒店区的路,就一条,单向双车道,永远不怕坐错车,怕只怕下错站。
这里常年炎热,不分四季。下了飞机就能感受到温热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海水的气息。
记者清楚地记得,去年同一个时间,哥本哈根开始飘雪。随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信,经过12天的激烈争吵后降至冰点。
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因为给人留下过多的期望,以至于最终以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协议收官,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援助两大核心问题上,均无实质性进展。更为糟糕的是,按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的话说,大会还留下了“信任赤字”的后遗症。
后哥本哈根时代,虽然“拯救地球,刻不容缓”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全球气候谈判仍面临碎片化局面。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谈判各方的基本立场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坚守公平发展的底线,坚持“发展权不容谈判”,力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过去200多年无节制排放的历史责任。他们认为,问题的制造者应当自己埋单,并重申,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等多重任务,限制其发展空间,极不公平也不合理。
发达国家则竭力推卸历史责任,希望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单一的法律框架中,只谈“共同承担”,不提“区别对待”,并企图将自己的减排目标和发展中排放大国的承诺捆绑在一起。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提出的中期减排指标不仅幅度差强人意,且附带各种条件;在资金援助上,其又行动迟缓,承诺援助金额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所需相去甚远。
一年过去了,德国三次会议以及天津会议在修补裂痕、推进谈判进程方面都收效甚微。世界尚未从哥本哈根的打击中痊愈,似乎需要到坎昆这个温暖的地方来恢复元气。
坎昆会议“明显消瘦”
坎昆会议的参与者也明显“瘦身”。它不再被安排在世界领导人的日程表中。大多数国家元首不会参加坎昆会议——也许是吸取了哥本哈根的教训,当时各国元首参与了最后的“讨价还价”,但是取得的成效一般。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各国元首介入所磋商的议题,往往涉及到各国的根本利益,无法做出让步。
记者和NGO成员也明显削减了不少。只相当于上次四分之一左右大的新闻中心零星地坐着几个人,完全没有了昔日的紧张气氛。NGO被安排在了离主会场较远的地方,偶尔过来个人拿传单。自发的抗议活动第一天并没有看见。当然,所有这些也给安全检查减轻了压力,大家来去也比较自如。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