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低调”已是坎昆会议的一大特点,这大概也是哥本哈根的会前高调、会中争吵、会后没有什么结果的经验所导致的。
2007年底,联合国气候会议在印尼巴厘岛达成协议,要执行所谓“巴厘路线图”。其中有约,要在2009年底达成协议,以免2012年底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后继无人;第二个原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科学家们,恰好在去年作出报告,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言之凿凿;再就是,许多致力于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非政府组织,借这两股东风,群起造势,宣传、组织活动,甚至组织游行示威,在全世界造成“今年非行动不可”的声势。
如此这般,本来是部长级别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到了哥本哈根,就不知不觉演变成了“峰会”,大批国家首脑,在民意压力或顺应民意的动力之下,纷纷奔赴哥城,力图“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一时间政治明星云集,其中包括头号巨星奥巴马。民众胃口自然也被调动,希望大片能有完美结局。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亲眼见到,会议间互相争吵,勾心斗角,在仅仅达成一个意向性的“哥本哈根协议”后,又互相指责。各国利益之争,暴露无遗。
当然,很少有人在同一件事上愚蠢两次。所以今年从一开始,坎昆会议就显得异常低调。所有的科学家、联合国官员以及各国代表,谈起坎昆会议成果,言语间都流露出一种“能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的信息。正如联合国气候框架条约秘书长菲格雷斯女士所说,坎昆会议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希望保持下去”。大家有共同希望,如何实行再细细而谈。不少分析人士都说,今年不会像去年哥本哈根那样,提出崇高希望了,今年的坎昆会议,主要是看能否达成一些现实的目标。
这些主张坎昆会议要低调的人还说,低调实际上是更实际也是更好的事。钱克锦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