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哥本哈根,众目睽睽之下,听到各国代表说的最多的是:我们需要“雄心勃勃”的协议,它还得有“法律约束力”。而在今年,气候会议的第一天,开幕式上各方争相调低期望值。在各个场合,包括墨西哥总统参与的开幕会,之后的联合国、欧盟、美国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要调和这种矛盾,大家需要“平衡”、“妥协”。
所有的国家都从自己的角度讲矛盾。第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欧盟和美国代表又提出MRV和透明度。发展中国家则要求继续《京都议定书》的约定,要求区别对待,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
再接着讲妥协,讲到妥协的时候,各国代表滔滔不绝的阐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笼统和低调。但少有代表团在公开场合明确提出,愿意做什么样的妥协。
这种沉默本身也代表了气候谈判本身的进程。气候谈判冗长反复,从2008年巴厘岛路线图之后的气候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都被称为“京都议定书保卫战”。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这个保卫战达到了顶峰,5万人的参加规模,本身就是京都议定书三个灵活机制的胜利(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
哥本哈根会议戏剧性地结束了,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排放国,美国和中国成为众矢之的,也没有国家成为胜利者。丹麦作为主办方,泄密的丹麦文本引起发展中国家不满;美国、中国、巴西、南非、印度的所谓“密室谈判”,最后促成了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协议,但由于抛开了联合国机制,至少也让一些国家感觉受到了忽视。
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人在坎昆再呼唤雄心勃勃的目标,一切转为低调和实际,该暴露的矛盾已经在哥本哈根充分暴露,而平衡的途径,至少目前还未真正呈现。杨传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