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顿投资创始人邱立平认为,把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定位在“出行的代步工具”最为合适。电动车和我们现在有些人开的奔驰、宝马不同,不能简单把它们和这些高档轿车混为一谈。电动车的概念源自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而不是为了虚荣心取悦消费者。
奇瑞公司副总经理袁涛说,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小型化、轻量化是主要的方向,也更符合国情,如果定位不清,不利于行业产业化发展。
王秉刚分析,在现阶段,让电动车全面取代燃油车是不现实的。但至少在目前的低端车市场,电动车大有可为。“以目前的电池技术水平,这样的定位是最为理性的。只有真正使电动车做到产销对接,才能早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蜂拥而上新能源汽车引发产能过剩担忧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到2011年,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在内,新能源汽车要形成年50万辆的产能,销量要占国内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家利好政策推动下,一些实力雄厚、有技术积累的地区和汽车企业抢占市场份额责无旁贷,但是眼下一批不具备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和地区,也在高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以获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和在征地、贷款等方面享受优惠措施。
在2010年的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上海、东北三省、安徽、江西、山东、海南、重庆及两湖、两广等16个省份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整车生产企业如此,上游配套商也耐不住“寂寞”。在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公司周边,已经有100多家电池配套商在当地建厂。2010年初,奇瑞纯电动车M 1-EV正式进行示范运营,大规模量产尚无明确时间表,但电池配套企业却不敢“懈怠”,早早蜂拥而至。在新能源汽车还根本未进入量产化阶段、技术前景依旧不确定之际,对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和泡沫化的忧虑已与日俱增。不管是在战略规划层面,还是投入真金白银在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以其所向披靡的巨大诱惑力,吸引了中国几乎所有的车企。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