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说,水泥厂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电不能用,水泥厂多是半停产状态,也就导致了目前的局面”。
杭州市在8月2日曾下发紧急通知启动有序用电C级预警方案,从8月4日正式启动。根据浙江省经贸委统一安排,高耗能企业有序用电方案在继续实施,杭州组织了一批连续性生产企业在7~8月安排年度检修,水泥生产企业则在7月1日~8月15日,分3批轮流停产15天。
据杭州当地人士介绍,8月21日~29日,杭州的42家水泥企业再度停产8天。此后,杭州水泥行业的停产限产一直持续了下来。
在杭州市混凝土厂的感受中,正是在杭州水泥企业8月前后停产后不久,水泥即开始出现紧缺,一轮翻番的涨价潮也自那时启动。
谈起发给地铁1号线九堡东站以及杭州东大门商品交易中心等工地的“停产通知”,老余表示出无奈:“我们厂1个月生产混凝土需要水泥四五万吨,现在1天也就能购进几百吨水泥,你说可不可能生产下去呢?”
更可怕的是,这种水泥断炊的恶劣形势仍在持续。
“这几天,拿到的水泥比我们停产前还少,以前一天还能拿到800~900吨,现在拿到500~600吨就不错了。”老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根本不接单子了,接了也做不出来,客户中大方量的也只能往后推,每次限量供应一点。”
“混凝土企业都一样,我们做不出来,你在别的厂也买不到。这个难关,能过去就过去,过不去了就只好彻底停产。”老余最后说,“这个季节是施工最忙的时候,但我们确实顾不了那么多工地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水泥货源紧缺。”杭州市商品混凝土协会秘书长宋明法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杭州地区有80~90家混凝土厂,基本上都处于半停工,因为没有水泥了,“混凝土产量缩减了大约40%。”
“我们是要求混凝土厂有水泥就组织生产,能尽量保省市重点工程的就保下,各个工地也都限量供应一点。”宋明法说,水泥短缺直接制约着混凝土生产,“节能减排目前显然更为重要,工地施工只能先缓缓。”
水泥价4个月翻番
“昨天水泥涨到540元/吨,而且只能拿现金提货。而在7月的时候,水泥也就只280元/吨左右,4个月将近翻了一番。”华威建材销售部的老余11月18日说,“圈里说,接下来很可能会到600元/吨。”
“水泥前天510元/吨,昨天520/吨,现在一天一个价,上午下午都有不同的价。”杭州市商品混凝土协会会长柳久森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印证了上述说法,在他看来,“水泥生产不了,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上去了”。
杭州市经委建材冶金处处长楼鸣曾表示,这一轮水泥市场趋紧的出现,主要是受限产所致。水泥是高耗能产业,由于限电停产,杭州水泥月产能大约减少了30%。
作为杭州市余杭区最大规模的水泥企业之一,美亚水泥销售主管郑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亚水泥实际1年的水泥产量在100多万吨,“平均到每天,就大约是生产5000~8000吨水泥。”
“现在不让用电,也就没有办法了。”郑表示,节能减排后,美亚水泥每天生产的水泥“有时候也就1000来吨”。
郑浩以华威建材举例说,“本来每天我们给华威建材1000吨(水泥),现在一天就能供他们100吨,有一车两车就不错了。”
美亚水泥以前还接受赊账,“现在是不可能了,全部现金拿货。”
多家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杭州主要水泥企业则表示,如今限电使得水泥产量的缩减量已经到了50%左右。
根据杭州市经委提供的数据,去年,杭州水泥行业亏损面达到29.03%。去年杭州市产能为1800万吨,但利润只有1.19亿元,每吨水泥的利润只有6.5元,“多数水泥企业行走在亏损的边缘”。水泥价格升至520元/吨曾被视作水泥业的 “久旱逢甘露”,但郑浩并不认为水泥厂是这场水泥困局的获利者。
无货可卖是一方面,“还一个问题是,在限产、停产情况下,水泥厂各种维护成本仍需照常支出。”宋明法指出,“打个比方说,水泥厂以前生产2万吨的成本是这个成本,现在生产2000吨,成本肯定增长了。”
在一些水泥业人士看来,水泥价从8月份时的280元/吨猛涨至如今的520元/吨,还有着成本传导的因素。
据介绍,生产水泥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石灰石、煤炭、矿渣、石膏和粉煤灰等。“这些原料都涨了,尤其像石灰石,这方面的探矿及采矿权审批趋严下,石灰石的价格也一路上涨。”杭州地铁1号线九堡东站工地上的施工管理者向记者指出。
一家杭州水泥厂的销售经理表示,2010年以来,石灰石价格比年初涨了10%,“煤炭更不用说了,今年初也就700多元/吨,现在已经是1000元/吨了,涨了40%。”
水泥厂用的矿渣来源于钢铁厂炼铁时产生的渣滓,“也从早先的100元/吨涨到了现在的200元/吨。”
如同地铁工地抱怨工人工资大幅上涨一样,水泥厂也表示,今年工人的薪酬平均增长了30%。
“现在是恶性循环。政府控制用电,水泥、钢筋和沙子等等都在涨价,今年房子的造价比往年高了不少,到时还是买房子的人来买单。”郑浩说。
同步播报
“远水”救“近火”?都涨价了
每经记者 夏子航 发自杭州
全国一盘棋,杭州在本地水泥大幅短缺的情况下,向浙江省内及外省求援的确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杭州在此前的几个月里也确实采取了这个办法。
从8月开始,来自安徽、江西和苏南的水泥开始大批进入杭州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每天进入杭州的外地水泥超过1万吨,而在以往,这个数据每天仅在3000吨左右,涨幅达到200%。
原因很简单——杭州市场水泥价格自8月开始大涨。以往外地水泥虽较杭州本地水泥成本低,但受制50元/吨以上的运输费用,外地水泥极少进入杭州,杭州水泥提前呈现短缺并展开涨价给外地水泥提供了盈利空间。
为此,杭州水泥业一度不惜压价以阻击外地水泥。
不过,现在要调“远水”来救“近火”已经全无可能了。
据杭州市商品混凝土协会秘书长宋明法介绍,江苏、安徽等地也面临着与杭州一样的问题。在节能减排冲击下,很多水泥厂也停产,外地水泥价格不加运价的价格甚至比杭州还高。
“十一五”还剩最后的1个月,最后的冲刺阶段中,水泥困境缓解几无可能。
“前些天我们市长在报纸上讲了,节能减排最后冲刺50天。水泥是高能耗企业,一旦(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水泥又得挨刀。”一位杭州水泥圈人士向记者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