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海外资源遭遇进口梗阻
但在另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柴油市场更大的怪相则在于:海外有大量柴油资源,我们却对成品油进口设置了极高的门槛——除了两大石油集团外,很少有其他企业能有进口资格,这使得海外资源无法有效补充国内市场。
“为应对‘油荒’,两大集团均提高了炼厂产量,但生产周期的存在却限制了这批增量快速进入市场。如果能用进口海外资源的话,从到货周期上看,不过一到两周就可以缓解国内资源偏紧的局面。”东方油气网首席经济学家钟健对本报记者说。
他认为,以成本来看,当前的进口时机也非常有利。“以近日新加坡柴油离岸价计,进口完税价不过7200元,比国内规定零售均价7450元低250余元;比当前实际批发均价8100元更是低了900元。”钟健说。
但问题在于,当前的汽柴油进口采用的是许可证制度,对两大集团而言,由于倾向于通过自己的炼厂提供资源,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积极进口;而对非国营进口商来说,从事成品油进口却有一系列的门槛:如商务部的配额限制(其中,主要是燃料油配额而几乎无汽柴油)、需要与央企所属的进口代理商签约、还需要进口商具备规模不小的经营能力等。
“多次‘油荒’表明,由于对非国营进口商的限制,从而不能有效利用国际资源调剂国内紧缺。如进一步考虑到今后经济社会中的不确定性,仍然有可能形成阶段性的供需失衡,那么,及时利用国外资源平衡国内市场将很有必要。”钟健认为,已经到了修改原有成品油进口配额制度的时刻了。
争议:“油荒”责任究竟归谁?
对于本轮“油荒”的肇因,舆论多归结为国际油价高涨与国内拉闸限电等多重背景。
中石油有关人士日前指出,“柴油荒”的成因很复杂,既有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国内外油价倒挂严重的因素,也是柴油消费进入需求旺季、而柴油缺口长期较大的结果。
“此外,国内部分炼厂设备8、9月需要检修,加快了柴油紧缺的出现。‘突击式拉闸限电’更直接推动了柴油紧缺的快速形成。而民间游资炒作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柴油供求。”上述人士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