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气价格的定价权掌握在“有形之手”之中,对于这一关乎民生的基础性能源产品,基于民生的考虑,天然气价格一直偏低。这就造成进口天然气与国内供气之间价格倒挂矛盾突出。同时也造成了天然气生产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在国际油价上涨的背景下尤其如此。此外,过低的天然气价格也造成了消费的大幅增长。目前,各地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大幕已经拉开,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逐步推进。
“柴油荒”以及以往出现的“油荒”,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的飙升密切相关,由此也反映出国内石油价格机制改革虽然不断得到推进,尤其是成品油价调整频率的加大,有利于缓解“油荒”的发生,但是定价权仍在“有形之手”之中,使得我国油价仍然滞后于国际市场。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煤、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物价上涨压力下配套措施不能落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在当前物价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柴油荒”的蔓延,已经对通胀压力的进一步上升构成影响。
日益严峻的“柴油荒”已经对下游行业带来了重要影响。由于柴油主要应用于货车,柴油价格的上升,增加了相关物流行业的成本。在目前我国CPI屡次刷新纪录的背景下,由于农产品运输大多通过货车运输,柴油价格的上涨,给原本就面临上涨压力的农产品再添新的涨价因素。
随着各地纷纷上调天然气价格,必然也将对物价的上涨带来直接影响。此外,水、电等关乎民生的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也将构成物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在管理通胀预期压力加大的同时,面对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会进一步推进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的可能,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步伐更需要谨慎、渐进,从而减少对普通百姓生活成本带来的影响。
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及时到位等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的诸多配套措施,尤为需要紧跟。
记者 庞东梅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