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华也认为太阳能电池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和竞争压力,他表示,我国生产的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 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额超过了71亿美元,而国内市场目前不足全国产量的10%,对国外市场的严重依赖使得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因此,支持国内市场的加快启动已成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国外企业在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方面的持续进步,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后续发展也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光伏市场的压力是全球性的。SEMI执行副总裁Dan Martin表示,尽管2010年全球光伏安装量增长率达到90%,但从统计数字来看,预计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将下降到7%。
看重系统应用
企业界对2011年的光伏市场的预测也不太乐观。常州天合光能事业发展高级总监徐大江认为,由于政府的补贴仍然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驱动力,而目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很难继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新兴市场的增长并不如预想中的那样快速,估计其市场增长量与德国市场减少的量持平;而曾经被业界寄予厚望的美国,其政策的着眼点似乎更多地在于增加就业机会而不是光伏发电的普及应用。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立友则表示,如果全球光伏市场在2011年增速放缓的话,的确会给光伏企业带来一些挑战。由于2010年光伏市场和投资都很火热,一些新的产能将在2011年集中释放,不仅会大幅增加电池的供给量,而且会促使多晶硅原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对国内光伏企业而言,如果在产业链上游有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从而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原材料,那么企业就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然,从电池的制造环节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降低成本,才是最主动的策略。”杨立友说。
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竞争同样是全球性的。徐大江认为,尽管中国在制造层面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欧美国家并不会心甘情愿地退出市场,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和贴近终端用户的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尤其是欧洲企业,因为目前光伏应用的主要市场仍然在欧洲,所以欧洲企业非常看重产业链终端的系统工程。可以说,谁控制了光伏的终端系统,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徐大江表示,“随着光伏制造业成本降低、规模扩大,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传统优势将变小,因此,中国光伏企业只有致力于把产业链各环节做精,才能从容应对挑战。”
中国企业要掌控光伏系统工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应该放在国内市场,毕竟在国内我们拥有“主场优势”。而光伏系统工程除了建设大型的电站之外,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另一条出路,这同样要求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在本届论坛上,天津市滨海新区宗国英区长向业界透露了滨海新区的“10万屋顶计划”。据宗国英介绍,计划到2015年,滨海新区将完成10万个光伏屋顶建设,总装机容量达到300MW。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