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大型煤炭企业建设,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这是国家煤炭主管部门负责人又一次重申“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这一煤炭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题。
而就在一周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战略意义。
自2009年初从山西开始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目前已推广至河南、内蒙古和陕西等主要产煤省区。按照《意见》的要求,接下来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主旋律将由各省区内部煤企间并购行为转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煤炭资源整合进入深水区。
中铝入晋示范
10月28日,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出资约5.37亿元参与设立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为34%。至此,作为非煤行业的中铝集团正式进军煤炭领域。中国铝业董事长熊维平此前曾表示,铝业务在某些方面缺乏竞争力的主因是缺乏上游的完整产业链,由于铝业是高能耗行业,煤炭是铝业最为关联的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家鼓励优势企业跨区、跨行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鼓励“煤—电—铝”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引导下,中铝的此次兼并之举为或具示范意义。
此前,在各省的整合中,也出现了一些跨省整合的案例,但有其特殊性。今年8月,神华集团公司和中国烟草总公司签署了开发内蒙古上海庙矿区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上海庙矿区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内蒙古上海庙矿区煤炭资源整合开发是继山西煤炭整合之后的又一创举,为全国做出了榜样。”
在业内人士看来,合作协议的签订,更大的意义在于内蒙古和宁夏冲破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共建宁东—上海庙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一时间,业界对跨区进行煤企兼并重组,进行资源整合充满期待。甚至有评论认为,应该将其打造成煤炭跨区整合的典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谈起内蒙古与宁夏的成功经验,该地区发改委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尽管宁东和上海庙的煤种均为动力煤和化工煤,在煤种上比较接近,目标市场也一致,未来要实现双赢具备现实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国家能源局的大力推动在合作达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邢雷对此表示,内蒙古区属的重点煤炭企业并无几家,煤炭兼并重组还需外部优势企业的参与才能推进。但在山西、河南这样煤炭税收占据省内财政收入很大比重的省份,允许外部力量介入可能会导致这些收入的流失。
各地力保本地国企资源量控制权
他的说法不无道理。根据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上述论坛上的表述,河南省将在未来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力推省骨干煤炭企业控制全省80%以上的资源量,产量要达到全省95%以上。
按照河南省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其兼并重组的目标是在河南煤化工集团之外,形成一至两个产量在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煤炭集团。如果这些大集团只能在省属骨干企业中产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作为优势企业的省外企业尤其是两大煤炭央企神华和中煤集团,介入河南省煤炭兼并重组的余地可能不大。
无独有偶,山西省在开始实施资源整合工作时就曾规划,到2010年底,省属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并规定“不鼓励外省涉煤企业兼并省内煤矿的行为”。但今年6月份,山西煤炭市场曾连续传出华润电力收购山西19个煤炭项目、金山能源收购朔州2个煤矿,以及亚洲煤业收购山西煤矿的消息。一时间,山西省内的一些人士开始担心省属煤炭集团的主体地位将受到威胁。对此,山西煤炭工业厅一位处长专门出面表示,外省企业并购的这些煤矿仅占到山西煤炭产能的极少部分,不足以影响山西煤炭产业的格局。
有媒体报道称,在山西省进行的煤炭行业兼并重组中,目前只有冀中能源、中煤、华能等为数不多的非本土煤炭企业成为整合主体。而这三家企业中,仅中煤旗下的中煤平朔成为“重要主体之一”,其他两家企业的获取资源量相当有限。
对此,邢雷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频繁的煤炭管理体制变迁,导致煤炭资产产权构成十分复杂。“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形成了地方利益偏好,行政次级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形成了国有资产次级壁垒。一些地方政府处于对自我利益的保护,不支持局外并购重组主体进入;有的地方政府迫于无奈同意并购重组但同时额外地补充一些附加条件,如虚拟控股权,强制企业接收资源枯竭、亏损累累的煤矿,额外征收税费等,为兼并重组的推进人为设置障碍。
化解重组难题须企业跨区参与
来自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山西省产煤3.38亿吨,其中,重点整合矿产煤为3374.38万吨,仅占该省原煤产量的一成。
国泰君安最新调研报告对此分析指出,一方面,要完成全省煤矿整合,包括付齐补偿款和将收购的煤矿整改复产在内,共需要5000亿元左右。巨大的补偿支出使得很多主体企业存在资金缺口,有些补偿款到现在仍未落实。另一方面,整合主体所获资源的好坏与该主体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密切程度有一定关联,因此,县营煤矿与民营企业获得最好资源,在各县均有经营网点的进出口集团和运销集团次之,五大煤炭集团并不占优。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兼并重组工作推进缓慢。此外,来自河南省的信息反映,因兼并小矿资源不佳、补偿款、安全等问题导致几大整合主体积极性不高。河南第三大煤炭航母的组建则在义马煤业、郑煤集团的各种利益平衡中悬念丛生。
邢雷对此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允许和吸引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参与重组,就显得尤为必要。关于这一点,在10月21日出台的《意见》中也被重点提及:“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
作为落实《意见》的重要举措,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国家能源局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意见》的实施细则,并将于11月初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对外公布。
本报记者 郭力方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