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跑去挖煤——鄂尔多斯“资源换项目”政策已成为一块美味馅饼,让形形色色的企业纷纷涉煤。但这种刻意压低煤炭资源价格的做法,或有贱卖国有资产的嫌疑。
近期,奇瑞汽车计划和安徽淮北矿务局联合开发位于鄂尔多斯市纳林河区域的一个煤矿,该煤矿煤炭储量达16.6亿吨。奇瑞汽车2009年在当地投资200亿元生产汽车,换来此煤炭资源。
华泰汽车行动更早。该公司2006年即开工建设投资70亿元的轿车项目,换来两个煤矿,其中一个煤矿在2008年以7亿元的价格转给了山西老板。此外,当地还有投资122亿元的众宝汽车制造项目、投资40亿元的东风汽车集团项目、投资40亿元的中兴公司特种车辆制造厂项目,以及总投资70亿元的精功重卡(规划年产量5万辆)项目等。
鄂尔多斯远离汽车配套产业及产品销售市场,缺乏汽车专业人才,车企们一窝蜂到鄂尔多斯投资,均因为当地政策规定:装备制造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每20亿元配置煤炭资源1亿吨,一个项目主体配置煤炭资源最多不超过10亿吨。汽车产业符合装备制造项目的招商需要,上述项目投资都超过了20亿元的配煤底线。
之所以配置煤炭资源,当地的解释是,鄂尔多斯位置偏僻,配套资源不全,如果不配煤,很难吸引外地投资。但如果做个简单分析,就知道鄂尔多斯送出的红包有多大。按照近期煤价,每吨煤至少可获利200元,1亿吨煤可开采资源大概为6000-7000万吨,企业可获利120-140亿元。即使企业20亿元投资打了水漂,在煤矿上也可收获巨利。
这就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送给投资者的实惠,可能远大于招商所得。招商引资应为招财,当地却是往外送财。鄂尔多斯还规定,煤炭转化和综合利用项目,按项目有效生产期内实际用煤量1∶2的比例配置煤炭资源。当地新上了很多煤化工项目,预计今年底,煤炭的就地转化能力将达到8400万吨。这样就有1.7亿吨煤炭是为煤化工项目做配套,超过当地产能的一半。
记者向当地官员了解到,当地煤炭资源都是政府配置给煤化工项目,不过企业以煤化工项目拿到配套资源后,政府其实很难监管煤炭究竟用在何处。这就为企业以投资煤化工为名获取煤炭资源提供了可能。兖州煤业之前一则公告显示,有当地人以煤化工项目获取煤炭资源,在尚未取得探矿权的情况下,转让部分权益即获得了数十亿元进账。
和鄂尔多斯一样,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陕西省榆林市也是以资源换项目,两市都希望上马煤炭转化项目、延长煤炭产业生命周期,吸引各种投资,但由于环境、基础薄弱等原因,政府官员只能在煤炭资源上打主意。目前看来,这种多年前所做的策略,应有调整必要。
目前煤化工等煤转化项目全行业亏损,以盈利资源换取亏损项目,违背了价格发出的调整信号,不符合经济规律。对当地居民而言,配置资源价格远低于市场价,而投资方获得资源转手倒卖就可获取巨利,政府也有贱卖国有资源的嫌疑。这种以行政方式划分资源的方式,依然类似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配给制,难以消除分配过程中的不公,更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煤炭资源划分,不妨引入房地产市场的招拍挂制度,价高者得之。记者 向 南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