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能的科学设定,直接关系到煤炭供需平衡及环境承受能力。今年上半年,中国工程院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的《我国煤炭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综合考虑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运输条件等多因素,到2020年我国科学的煤炭生产能力应在38亿吨左右。
国家安监总局煤炭信息研究院能源安全所所长刘文革则认为,根据弹性系数预测法和GDP单位耗煤法,综合考虑安全、环境、人力等各种因素,该所预测到2015年我国煤炭需求为40亿吨左右。
产能控制如何落实
尽管国家能源局有关领导不断为设立煤炭产能“天花板”吹风,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心思却更多地放在了如何“扩张”上。
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两家央企不约而同地制定了产能倍增计划。神华集团规划到2015年的煤炭产能达到6.4亿吨(包含中国神华),较2010年新增2.8亿吨。中煤集团也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产能5年翻一番的目标,到2014年集团煤炭产量将达到2亿吨,新增产能主要来源于晋、陕、蒙、新等地。
部分产煤大省已经陆续公布了对未来五年产能增长的计划。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的初步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区煤炭产量将超过10亿吨。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粗略地用这些规划中的数字可以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煤炭产能将超过42亿吨。
要如何才能将产能控制落实到位?正在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或许正是途径之一。山西省的资源整合已接近尾声,在此前颁布的《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煤炭生产能力9亿吨/年;到2015年生产能力9.6亿吨/年。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山西的煤炭产能增长将控制在亿吨以内。
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看来,保持能源供应适度偏紧,而不是敞开供应,是合理的,将有助于刺激各高耗能行业的转型。据他介绍,山西省在“十二五”期间将不再追求产能数量的增长,新开煤矿的审批会更加严格。
而为进一步加强煤炭矿业权的宏观调控,转变管理职能,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煤炭矿业权审批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决定在黑龙江、贵州、陕西3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煤炭矿业权审批管理改革试点。通知要求,试点省厅试行有计划的投放煤炭矿业权的制度,依据有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结合煤炭、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状况和煤炭供需形势,于每年9月底前编制全省煤炭矿业权年度投放计划。
一方面,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地方政府矿业权审批的有序化,控制煤炭产能并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但另一方面,产能如果成功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需求的增长也必须有所限制。有识之士指出,煤炭供需平衡要放在能源总体框架中考虑,传统能源、替代能源和节能三个方面要科学调度,相互补充,比如国内运输、天气等因素不时扰乱煤炭供求的平衡态势,这就需要节能带来的需求减量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增量来“补足”煤炭供应的缺口。
记者 李阳丹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