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必要启动并开展碳交易试点,目的是探讨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规则。但与此同时,必须注意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在国际社会一致认同并强烈呼吁要控制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基本格局下,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当是大势所趋。所以中国有必要尽早开展碳市场建设方面的实践。
就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参与或构建碳交易市场而言,有以下几个观点,供各方参考:
第一,中国不可以再以目前参与CDM的方式,继续停留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末端。虽然大家一致认为,通过CDM项目,我们有可能获得一些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经验,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CDM机制中,似乎更多的还只是处于“老农民买土豆”的状态:虽然是市场交易品的重要提供者,但自身的身份,却完全是“市场”的局外人,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市场交易格局之中。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想积累具有实战意义的经验,显然是无从谈起的。
第二,如果机制设计合理,建立碳市场、开展碳交易是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美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控制中的成功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近年来在试图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二氧化硫减排交易试点的尝试并不理想,其中原因,值得在构建碳交易市场时进行好好分析和借鉴。
第三,中国有必要启动并开展碳交易试点,目的是探讨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规则。但与此同时,必须注意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因为碳减排以及相应的碳交易市场,终究是属于全球的事情,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第四,关于政府的角色。一是制定政策,包括“大棒”、“胡萝卜”和“锣鼓”在内的一揽子政策,其中,“锣鼓”政策的作用,重在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而且还有教育民众、培育合格的市场参与者的作用。二是监管,真正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尽量减少产生负面效应。
第五,企业、公民和个体的角色。最根本的角色定位,就是碳减排的实践者和碳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其中,有两个要点需要引起各方关注和思考:一是要有牢不可破的“契约”精神,这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转并充分发挥正面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要全力呼吁树立正确的“商机观”。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人类要实现碳减排,必须建立在发展理念以及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一些企业或者个体,通过技术创新和相关实践,可能一跃成为业界的领跑者,从而获得发展先机,获得“商机”——这对全球公民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切不能把碳交易、碳市场本身变成一个“生钱”、“挣钱”的机制,否则,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如此“商机”概念,或将成为一场不亚于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难。
第六,为企业或者个体实现“零排放”提供更加有效、多元的实施途径。我们看到,国内外一些企业乃至个体已经开始致力于实现自身经济及社会活动的“零排放”。因此建议,在相关政策及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制定中,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或者个体积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实现“零排放”,另一方面,也要体现鼓励企业或者个体通过购买经过核证的碳减排量等“碳中和”方式实现“零排放”的思路,因为这不仅有利于通过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化力量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来实现最大效益的减排,而且有利于为碳交易市场培育更多的参与者,帮助解决大家担心的市场活跃性问题。
(蒋莉萍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