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5日提供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自2003年三峡水库135米蓄水至今,水库入库沙量和年均淤积强度仅为初步设计值的四成,远好于预期。
据了解,泥沙问题是水库建设中的世界性难题。早在三峡工程论证时就曾有人担忧,175米蓄水后,位于水库回水端的重庆港可能会被泥沙淤死,因此水库泥沙淤积情况成为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监测对象。三峡工程按135米、156米和175米三个水位分三期蓄水的一个原因,就是要给泥沙观测留足时间。
自2003年三峡水库135米蓄水以来,三峡集团公司持续进行泥沙取样和固定断面观测,共测量河道水下地形约1.4万平方公里。结果显示,三峡水库入库泥沙约为15.7亿吨,较初步设计值减少约60%。出库泥沙约为4.1亿吨。水库排沙比为约26%,与预测基本一致。水库淤积泥沙约11.6亿吨,年均淤积不到2亿吨,淤积强度较初步设计预测的数值降低约60%。
据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介绍,泥沙来量减少主要有四个原因:长江上游干支流兴建的众多水库拦截了很多泥沙;退耕还林等措施采取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大为减少;上游城乡建设加大了河道挖沙量;近年上游流域强降雨偏少,长江产沙也相应减少。
曹广晶表示,未来三峡工程还将继续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水库泥沙等问题将由此得到实践检验。他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蓄到175米,很多问题是争论不清楚的。蓄到175米后,水库泥沙等问题将由此得到充分检验。”(记者吴植 冯国栋)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