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内忧外患重重阻力 中国重塑稀土战略急不可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遇内忧外患重重阻力 中国重塑稀土战略急不可待

2010年10月21日 09:2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虽然行业产值不大,但却关系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内忧外患”的重重阻力,中国稀土战略转型,急不可待,并且必须付诸行动,如此才能成为未来国际竞争中的王牌。

  围绕稀土的声音从未像今天这般热闹。

  在国际上,中国对稀土出口稍微限制,美日等发达国家便着急要命,喋喋不休;在国内,受整合政策影响,与稀土相关的股票持续受到追捧,“稀土行情”惊心动魄。

  这一切都源于中国稀土意识的日益觉醒和角色的转换。

  中国稀土市场被认为有“三怪”:以占世界30%的储量,撑起了95%以上的产量;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却未带来相应的稀土定价权;拥有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却缺少产业竞争优势。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日等国家放着国内储量不去开采,“坐享”中国的廉价稀土,并且建立起深藏不露的战略储备,以备将来之需。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的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世界13%,产量为零;俄罗斯储量为1900万吨,占世界19%,产量为零;澳大利亚储量为540万吨,占世界5.5%,产量为零。

  稀土是尖端工业和国防工业领域必需的原材料。当前,全球稀土资源战渐酣。面对中国对稀土出口采取的限制性政策,西方国家掀起轩然大波的背后,其目的昭昭:担心中国保护国内资源的政策不利于其商业利益。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10倍,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0%左右。由于话语权和定价权的缺失,1995年至2005年,中国稀土产业由于廉价出口而损失的外汇达到近百亿美元。

  在低廉的开采成本和忽视环境代价的情况下,稀土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地区山上的土几乎被挖空,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更加严峻的形势是,中国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正日渐枯竭。商务部官员近日称,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有可能需要进口。

  西方国家不断叫嚣的另一面,显现出中国稀土战略转型的重要性。“稀土世界,中国为王”的冠冕已经让中国眩晕了几十年,如今,中国不应该再继续扮演全球稀土资源主要供应者的角色,而是有权自主、合理使用稀土资源。

  除了“外患”,中国稀土业诸多问题的根源还在“内忧”:整个行业的散、乱、差。

  目前,我国稀土市场有近170家企业,生产分散,产业协同差。今年9月,稀土被国务院点名纳入六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名单。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省级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点挂牌督办矿区名单的公告》提出,稀土等矿产资源要确保在2010年底前完成整合工作任务。

  在政策推动下,稀土竞争新格局雏形渐现。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掌握着采矿优先权,碍于利益,并不愿意将稀土资源拱手相让,很多有望成为整合主体的企业进入的还只是分离、深加工等中下游环节。

  与此同时,中国稀土85%应用于冶金、机械、石化、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仅13%用于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也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能否发挥稀土资源的优势,掌握产业话语权,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中国已经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作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虽然行业产值不大,但却关系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内忧外患”的重重阻力,中国稀土战略转型,急不可待,并且必须付诸行动,如此才能成为未来国际竞争中的王牌。郭锦辉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