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原油管道攻克多项难题创施工奇迹(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俄原油管道攻克多项难题创施工奇迹(2)

2010年10月19日 17:47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之后的管道防腐检测结果显示,防腐率100%、江底管道焊接合格率100%、管道寿命确保50年、无一起安全环保事故发生……所有指标均符合俄方技术要求。

  在建设管道的同时,整条管道数字化信息平台软件也在加快建设。所谓的“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操控模式,也将在该管道上演。这一平台将该管道所有信息全部纳入进去,将为今后管道运营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科学的服务。

  以焊接为例,通过这个平台,操作人员可以精确地查找到整条管道近8万焊口中的任何一道,每一道焊口包含40多条信息:位置、焊接人、焊接方式、完成时间……轻轻地用鼠标一点,一览无余。

  “将来一旦发生漏油、被盗等事故,即可立即锁定目标,省时省力,方便及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在高新技术的护航下,中俄原油管道终将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环保效益最大化

  长达两千里的中俄原油管道建设,一直在合同的压力下抓紧施工。然而,有100多公里,他们却是以原来速度的1/20“龟速”前进,这就是永冻土地段。

  中俄原油管道是我国目前在高寒、高纬度地区施工的第一条原油管道,也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条通过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区域的大口径长输原油管道。

  管道沿线经过的多年冻土区长约460公里。为了减少对多年冻土环境的破坏,防止冻融,有108公里的永冻土地段的管沟开挖必须在冬季进行。撇开施工难不说,对永冻土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更难。

  虽然永冻土在冬季不会融化,可是它也格外坚硬,很难挖掘。

  漠大线大兴安岭林区作业带设计宽度20米左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管道为70米),狭窄的作业带限制了挖沟机的数量和摆幅宽度。另外,林区禁止使用甘油类炸药。由于冻土中含有大量腐殖质,黏性很大,林区又不允许大规模爆破的影响,即使更换了防水抗冻的炸药,冻土开挖效率也很低。

  为了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经过多次实验,在管沟下挖时,建设者采取分段开挖、快速施工的方式,尽量不清除作业带地表的杂草、苔藓等有机层。

  考虑到永冻土层稳定性较低,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建设者们又采取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在永冻土地带回填时换填一部分精挑细选的粗颗粒状土壤,厚度约300毫米,再用细土进行回填,接着回填原来的永冻土,最后在地表盖上类似锯末的细树片,起到隔热作用。

  按照常规,一台挖掘机开挖管沟作业每天能够完成200~300米,而在这里,每天只能挖出成型管沟10~15米。可是,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在茫茫林海雪原中稳步前行,终于在2010年5月15日大兴安岭地区第一片树叶发芽之前,将加格达奇区以北440公里的管道全部下沟、回填完,创造出冬季冻土开挖施工的新记录。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的南部是肥沃的黑土地。整个管线有367公里要穿越耕地,对耕地的保护就成为“生态保卫战”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施工地区耕地表层是300至800毫米厚的黑土。这部分是熟土,在它下面的黄色沙土是不宜耕作的生土。如果按照正常的管沟开挖办法,回填管沟时生熟土就会混在一起,原有耕地的生态系统就会受影响,不利于作物生长。

  为此,管道开挖时,施工人员将熟土和生土分开放到管道两侧,管道下沟时按土壤顺序回填,耕地恢复如初,丝毫不会影响土质。“所有在耕地里施工的机组都严格执行生土熟土分离的要求,这是必须做到的。”项目部负责人说道。

  生态保护不仅保护了自然的原始生态,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为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