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十一五”与“十二五”节能减排挑战(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专家谈“十一五”与“十二五”节能减排挑战(2)

2010年10月17日 12:1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必须付出的努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别无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路狂奔,也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说,发达国家工业化200多年遇到的环境问题是逐步出现,分阶段解决的,这些国家长时期遭遇的问题在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因此,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呈现复合性、综合性、压缩性的特点。改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而国际上,后危机时代的普遍特点是“低碳经济”争夺战硝烟弥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一场低碳经济的争夺战正逼近中国。

  何建坤认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必然导致低碳技术快速发展,它会成为今后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技术竞争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强技术创新,这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制定单位GDP减排目标是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协调近期与长远,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

  中国制定的减排目标有高度科学依据,何建坤说,它就是要在尊重国情基础上使二氧化碳排放从“基准线”偏离,也就是说使二氧化碳排放在图表中的轨迹比原来没采取措施所呈现出的轨迹低。“这是一个非常有力度和显示度的目标”。

  有关专家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控制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压力,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大得多。“即便如此,中国也绝对不会像发达国家那样,人均GDP达到了4万美元才出现(排放)峰值”,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中国从人均GDP3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采取措施,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因此我们必须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从粗放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杜祥琬说,“这既是中国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负责的体现。”

  前所未有的决心

  来自发达国家的舆论,将其他国家的减排态度、行动和中国的减排力度对比,也看到了差距。《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最近写道:美国共和党人把气候变化看作“JOKE(笑话)”,而中国人则把它看作“JOBS(工作)”。

  过去5年,中国仅小火电机组就关停7000万千瓦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全国装机容量。近两个月,中国各地正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最后冲刺,反映出中国在节能减排上的严肃、认真态度。也正因此,英国《金融时报》今年9月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国减排动真格”。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