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二次会议及《京都议定书》第十四次会议10月4日~9日在天津举行。在此次会议观察员群体中,有一批来自中国本土的环保民间组织(以下简称环保NGO),他们在场内和场外,积极展示中国民间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中所做的努力,呼吁国际上政府方的谈判代表以气候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气候变化中的弱势人群,提供更多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之道。
现场
会场内外的绿色脉动
10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之前,国际全球气候行动联盟(TckTckTck 运动)和中国本土NGO一道展开了一幅长7米、宽3米,由来自中国和全世界的数千张气候关注者照片拼成的“气候长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画卷上盖下了刻着“众志成城”的中国印。
由于气候变暖,长江源最大冰川——岗加曲巴冰川近40年退缩4000米。中国本土环保NGO“绿色江河”在此次会议上公布了一系列考察数据,并将不同历史时期航空图片、遥感图片和卫星图片进行对比展示,让每一位与会代表和公众直观地看到全球变暖给这里带来的变化。
为促使各国尽快达成一个公正有效的协议,10月6日,自然之友等近60家中国环保NGO共同表明立场,要求各国直面气候变化挑战,呼吁各国立即加入全球低碳竞赛。
这样的合力发声,是中国民间组织“绿色中国,竞跑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的一个部分。“这是中国NGO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规模最大、最密集、形式最多样的一次活动。”“绿色中国,竞跑未来”主题系列活动协调人卢思骋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