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王 护航企业安全发展
连续十三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三元煤业塑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实践探索已经成为山西省安全发展的典范,其重要动力即为“科技兴企、科技兴安”的一贯理念。
2000年,煤炭市场处于萧条期时,三元煤业却逆势而上,自筹资金1100万元对采煤工艺进行改革,采用了国内领先的低位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在2001年煤炭市场复苏时,这种新的采煤方式的安全和生产效益便显现出来,单月原煤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年内生产突破100万吨,实现了“一井一面一百万”的目标,核定年产能也从60万吨提升到了120万吨。自此,三元煤业依靠科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实践就未停止过。
十几年来,三元煤业不断利用行业新技术对煤矿各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先后取得70余项技术成果,13项技术革新项目获得长治市科技进步奖。其中,利用高速水流引射原理研制了水风扇,用于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突出问题,效果很好,此装置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书,三元煤业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还有运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末采收尾中的“废钢丝绳+锚网+锚索”支护方式,对主井单绳缠绕式提升系统增加平衡尾绳技术,可使矿井的提升能力每年增加30万吨,每年多创造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无论企业经营处于什么状况,资金运转多么困难,我们都优先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经费的实质性投入。仅2009年,就投入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经费7000多万元。可以说,三元煤业的发展历史就是在不断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历史。接下来,我们还是要通过增加投入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矿井的现代化装备水平。”方志有告诉本报记者。
队伍建设 夯实跨越基础
在山西这一轮煤炭资源整合重组的不断深入中,记者了解到,人才问题成了诸多煤炭企业亟须突破的瓶颈因素。三元煤业也不例外,方志有告诉本报记者:“2009年,我们兼并重组了17座煤矿,今年对各矿进行实质性接管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才的短缺。煤炭企业的采掘方式已经发展到以机械化为主,大量技术装备的投入使用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三元煤业自组建以来,就对煤炭专业技术人员非常重视,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想方设法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多年来的努力,使三元煤业人才济济,采掘机运通系统均有突出的技术人才,有的成长为专家型的企业领导,有的成为地方煤炭行业中拔尖的技术人才。2009年,三元煤业43名管理技术人员就被委派到了各兼并重组煤矿担任矿长职务,为“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为了增加企业技术力量,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三元煤业从2008年起便启动了人才培养的“双百”工程,目前已培养各类管理人员151人,外聘中高级管理人员12人,吸收引进煤矿院校大中专毕业生117人,还从全国各地招聘煤矿主体专业人才100人,有效缓解了人才短缺的局面。但面对人才培养周期长,更换快,兼并重组煤矿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三元煤业依托煤校搞起了双向培养,同长治煤校建立起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学校里办企业的培训基地,在企业里办学校的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渠道。“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技术力量,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方志有说。本报记者 曹英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