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钾肥需求紧缺“危机论”和海外投行的奋力演出,所谓“中化集团参与全球最大钾肥竞购案”,难道只是一场赚足眼球和股价的戏码?未必!就在竞购的时间窗口即将关闭之际,对Ptotash的收购要约截止日期得以延长,一个月的延长期,变数浮生。
39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钾肥竞购案中,缺的不是真刀实枪的竞价者,炮制一个抬价的影子足矣。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企业中国中化集团扮演的或许正是这个角色。
“除世界第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外,全球最大钾肥竞购案已连续三周没有出现新卖家。” 摩根士丹利北美分析师Vincent Andrews和Megan Davis在其9月13日出具的全球最大钾肥公司加拿大Potash公司的报告中,再次重申了该竞购案中没有新竞购者的局面。
8月18日,拒绝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报价随即又遭遇后者恶意收购后,Potash首席执行官比尔·多伊尔(Bill Doyle)对外表示,众多潜在竞购者在与之谈判,目的是希望阻止必和必拓的恶意收购。比尔还信心满满地称:“这一部分竞购者多得让人吃惊。”
此后,竞购团队包括中化集团等中国公司的传言,迅速在全球市场上流传,并以几乎每日更新的速度,不断披露其参与竞购的细节。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截至目前,中化集团并未采取实质性竞购行为:既没有雇用相应的财务顾问,也没有出价的具体意向。
难道“白衣骑士”中化集团只是一个传说?通过中国钾肥需求紧缺“危机论”和海外投行的奋力演出,上演的全球最大钾肥竞购案,只是一场赚足眼球和股价的戏码?
如果不是交易延期,也许90天的竞购期结束,中化只能扮演影子公司。但在最关键的时点上,9月20日,必和必拓表示,将对Ptotash的收购要约截止日期延长近一个月至11月18日。
一个月的延长期,变数浮生。
拿什么逼中化入局?
“若必和必拓收购Potash成功,可能造成化肥业垄断,从而危及如中国这样的粮食需求大国”,自该竞购案发端以来,“钾肥危机论”甚嚣尘上,中国钾肥资源供应问题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
作为监管层,受到压力的国资委最近一次对此召开专项会议是在9月17日。该次会议认为,为保证中国对钾肥需求及价格平衡,中国仍须出手干预Potash竞购案,中国政府同时请来了外援德意志银行,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熟悉国资委的人士告诉记者,新进入的德银目前还不是本次竞购的财务顾问,因为中化还没有最终确定出手。
目前,中国钾肥年消费量为800万吨-1000万吨,而中国并非钾肥资源丰富的国家。位于青海省境内海拔约2800米处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主要的钾肥来源,这个巨大的湖泊是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000792.SZ)的生产基地。该公司年报称,2009年中国有三分之二的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而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化化肥(0297.HK)控制着中国几乎全部的钾肥进口。其和Potash还颇有渊源:Potash身兼中化化肥的第二大股东。
“如果中化集团能拿下加拿大钾肥公司,既对中国钾肥资源保障带来好处,也有利于中化集团自身。”国际舆论界诸如此类的论调层出不穷。
熙熙为利来的外资投行们也纷纷向中化集团递交了相关竞购方案。记者向多家外资投行了解,几乎所有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外资投行都没有错过向中化集团进言的机会。
然而,“中化集团对是否竞购Potash非常谨慎。”接近中化集团高层人士向记者强调,据他了解,至今为止,中化未聘请相关财务顾问,也没有进行报价。由于出价过高,中化集团及其他中国国有资源公司,起初均一律回绝投资银行家有关竞购加拿大钾肥的试探。
中化集团新闻发言人李强称:“我们仍然是密切关注。”据记者了解,按照监管层要求,就必和必拓竞购成功对中国钾肥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化集团做出了压力测试,并聘请了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作为该测试的顾问,但汇丰并没有被授权作为竞购的财务顾问。
但据记者向接近中投公司的两位人士确认,中投公司至今没有实质性接触该竞购案。
接近本次竞购案的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9月21日,在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的强硬态度下,Potash董事会宣布延长一个月的收购要约,至11月份。倘若没有本次延长期,以中化集团及中国政府的决策机制,不参与该竞购的可能性较大。但随着局势变化,目前的局势变得更加微妙。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