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启动新一轮淮河治理,安徽提出建设人水和谐新淮河,实现防洪、粮食、生态三大目标。
这里是淮南市毛集区,这里的耕地属于淮河支流西淝河下游的洼地。这里由于地势低洼,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当地在汛期常常由于内水无法外排,积涝成灾,然而,按照前不久通过专家审查的《淮河流域综合规划》,随着国家新一轮治淮的开始实施,这种现象在不久之后将被改变。
绵延两千里、沧桑数千年,淮河见证了无数代人为治理水患付出的艰辛,今年是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在经历两轮大规模治淮、淮河初现安澜景象之后,新一轮治淮战役又将打响。近日记者专访了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他介绍说:预计新一轮治淮总投资达将到650亿元,其中在安徽投资在260亿元左右。
地处淮河中游的安徽,历史上受淮河水患最重、治理任务最难。
王三运:新一轮治淮,对安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是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更完善,第二是效益更综合。
作为新一轮治淮最早开工的项目,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安徽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黄灵敏:项目建议书、科研报告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中央投资计划目前已经下达,安排5亿6,其中中央投资2亿7,世行是1亿8,剩下来省市县地方配套是1.1亿。
沿淮洼地治理将进一步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建设。在国家今年实施的新增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中,安徽占有五分之一的比重。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淮河流域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70%,得益于治淮工程的建设,安徽粮食连续6年丰收,其中小麦连续7年增产、5年创历史新高,昔日的水口袋正在变成今天的米粮仓。
新一轮治淮还将行蓄洪区内的居民迁建列为重中之重。
安徽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黄灵敏:大水的时候,洼地和行蓄洪区内的人口就不需要再撤退转移了,达到安居乐业,妥善解决人、水、地三者的关系。
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安徽省分两次对淮河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的38万群众实施搬迁,新一轮治淮迁建人口将达到39万,迁建人口总数仅次于三峡工程,这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项壮举,它使越来越多的百姓从洪水威胁中转移出来,过上安定的生活。
王三运:通过新一轮治淮工作深入实施,一个碧波荡漾、鱼粮满仓、江河安澜、人水和谐的新淮河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淮河水患严重,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重灾区,其中发生在1931年的洪水,受灾人口2000万,死亡27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治理淮河当作安邦治国的一件大事。1991年大水之后,国家启动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重点区域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成功抵御了2007年的特大洪水。
今年6月,国务院提出新一轮淮河治理任务,加快淮河治理和流域协调发展,新一轮治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650亿元。
(记者孙叶 洪波 刘军 安徽台记者韩锦)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