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近两个月,一场强制性的“减排”风暴正在多地涌动,部分省区纷纷采取限电限产甚至关停措施。调查发现,地方政府采取突击式“双限”的背后,折射出一些地方高能耗和高污染仍在反弹,而这种“一刀切”的措施,也使当地非高耗能的企业和居民陷入苦恼。
多地掀“限电限产”风暴
今年8月份,贵州省启动工业节能减排二级橙色预警调控方案,对列入第一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超限额名单的32户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对能耗速度大于产值增长速度及各地提出拟停产整顿的52家企业实施停产整顿。
中钢集团广西铁合金有限公司,是广西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在此次节能减排风暴中被限产三分之一。
不光是企业用电受到限制,为了冲刺在年底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有的地方甚至对非高耗能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加以限制。
浙江的台州、温州等城市一些企业反映,8月底时集中在高耗能行业限电,到了9月初就开始“一刀切”限电。在这些地方,曾经“无人问津”的柴油发电机,突然成了抢手货。
“买发电机就是为了赶工期。”浙江一家制衣厂的王老板苦笑着说,因为当地的企业大多是外贸加工企业,所以订单是早签好的,如果延误工期就要罚款,因此很多企业只能买发电机发电,虽然成本高但也要扛过去。
令他困惑的是:“如果企业都想招自己发电,表面上官方的发电量数据下来了,但能耗其实并没有减少。这样突击报上去的数据,能反映真实情况吗?”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