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开始步入“收获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中俄能源合作开始步入“收获期”

2010年09月13日 10:1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期以来,细察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以下三大事态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其一,8月30日,普京总理亲自开启了中俄原油管道阀门,这标志着“俄中输油管道”俄境内段正式注入石油。普京还表示,今年之内俄罗斯的石油会通过该管道输入中国;其二,9月9日,中俄签署60亿美元的“贷款换煤炭”协议,这也是继去年两国谈妥“贷款换石油”项目后,煤炭再次加入了这一合作模式。其三,9月10日,俄罗斯新闻社为俄总统9月底访华在北京召开通气会,随访嘉宾中不乏能源巨头。

  三大事态主题都涉及到了能源领域的合作。中俄两国正在通过能源合作为中俄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俄能源合作开始步入了“收获期”,带动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很显然,在俄罗斯遭遇金融危机重创、俄“能源外交”重心东移、中俄能源合作高度互补的时代背景之下,中俄能源合作正在迎来日趋加速、成熟与突破的新历史阶段。

  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强化与中国的能源合作,这是俄罗斯“能源外交”重心东移的重要标志,也是俄罗斯布局“后危机时代”能源话语权的重要步骤。对俄罗斯来说,得天独厚的油气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或商品价值,更具有战略价值,是俄罗斯追求大国地位、保持国际话语权的战略资源。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俄罗斯的“能源外交”非但没有收缩,反倒更加主动与频繁,这既有借助能源破解经济困局的现实考虑,也有着眼布局“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考虑。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入发展,是俄罗斯视亚太地区作为能源出口重要方向的重要环节,这将大大化解俄美欧因能源对抗出现的收入损失与形成的战略被动。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对海外能源的投资力度,中俄原油管道的开通,是多年来我国能源领域投资的重要成果,使我国又多了一条能源运输的“战略通道”,对于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

  有迹象表明,中俄在远东地区的能源合作,开始日益拓展到基建投资、合作开发、技术共享等相关领域与行业。从合作态势与未来前景看,中俄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资源大国,正在成为推动东北亚油气合作的核心力量。中俄通过加大对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合作开发,两国有可能逐渐形成经济上的“互补、共融、共生”关系,从根本上实现东北亚地区生产力要素的优势互补。

  可以说,能源领域的高度互补性,是中俄能源合作能够实现的“黏合剂”;长期稳固的政治关系,是中俄能源合作得以持续的“保护伞”;多年来常态化的“能源谈判机制”,则是中俄能源合作稳固推进的“润滑油”。中俄能源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可谓潜力无限、影响深远。

  (毛玉西)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