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应坚持走多元化发展路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新能源汽车应坚持走多元化发展路径

2010年09月02日 08:5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追求低碳发展的新时代。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必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更多遵循市场需求,坚持走多元化发展路径。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发展契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付于武说,从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从年产200万辆发展到年产1300多万辆,大部分依赖的是国外的技术,自主创新并没有占主导地位。最近半年来汽车产业发展风向突变,全球各国特别是欧美日等国家发出非常强烈的信号,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际汽车界包括跨国集团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如果不发展新能源汽车,在以后的市场上将很可能失去发展优势。国家有关部门也认识到以电动车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所具有的战略重要性,将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

  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率先试水后,《2011-2020年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近日被曝光。有消息说,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投入巨资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然而,目前国内光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企业就有上千家,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仅100多家,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对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这一联盟由包括一汽、东风、兵装集团、国电、南电、中石油、中石化等16家大型央企发起,旨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形成合力加快推动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以联盟的方式,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快速、有效的突破电动车产业核心技术,尽快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认为,央企电动车联盟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国家的态度,即抢占电动车技术制高点,把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同时也反映国家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形势所迫。到2020年,我国承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目前,各行业都已经将低碳作为自身的发展方向。专家认为,面对汽车社会的来临,汽车企业应有危机意识,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技术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达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当前却面临激烈的路径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实质就是发展电动车。目前,国内的电动车发展面临着一些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国家在努力推进的中高端电动车缺乏市场、卖不动,而且设置了太高的标准,研发实力上也难以达到;另一方面,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微型电动车却不仅得不到政府有力的支持,还要受到各类资质门槛的限制,企业想发展却无从下手。这是“政府支持的”和“市场需要的”之间的典型矛盾。支持的企业不积极,积极的企业没资质。

  郭孔辉认为,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应多层次发展,低端切入。一手抓零部件技术突破,一手抓清除发展障碍。应该尽快制定各类电动汽车标准,让市场需要的电动汽车尽快获得准生证,让能造出高质量适应市场的电动汽车的企业尽快获得入门资格证。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目前部分国外厂家的油电两用汽车技术日渐成熟,在投放市场后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纯电动家庭用轿车已经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的发展重点,在未来也将逐步取代现在的燃油汽车和油电两用汽车。从中国国内的情况看,一些电动车企业生产的产品还只能在景区游览、公安巡逻等领域使用,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业内专家认为,要将中国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尽快投放市场,迅速积累经验,无论是高档、中档还是低档产品,只要是消费者需要的、畅销的就要积极发展。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先要有政策的扶持和创新两个轮子拉动,但最终还需要靠市场的推动,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才有发展的可能性。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