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国资委牵头、16家央企组成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这是目前我国各地纷纷成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首个全部由央企组成的“国家队”联盟,“队员”从整车制造到电池以及充电站基础配套设施,覆盖了电动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今年将安排13亿元用于电动车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央企开发电动车。
“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的成立被视作央企抢食国家新能源汽车千亿投资的信号。一些地方国企与民企担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浪潮中,“国家队”会垄断研发投入、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资源。
在“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成立的第二天,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委婉谏言:“新能源汽车战略不应该只包括央企在内,国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都应该加入其中,共同发展新能源战略,寻求新的机会。”
国家队登场
“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并不是国内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去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国内前十大汽车企业,牵头成立“TOP10电动汽车联盟”,旨在协调国内电动车的技术开发与标准制定。更早的2008年年底,“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启动以来,北京、重庆、深圳、大连等多个参与示范的城市均成立了新能源产业联盟或基地,这些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的产业联盟与基地,着眼点主要在于打造本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在国内十多家大大小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刚成立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最受关注。这主要是由于联盟成员都是“巨无霸”级的央企。
“联盟”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央企资源,建立推动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统一产业技术标准。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是对国家借电动车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战略的一次积极响应。“通过联盟的方式共同解决电动车的技术难题与标准统一,是一种很好的尝试。”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
但是,这一联盟也被认为是央企抢食国家新能源千亿投资蛋糕的表现。“联盟”成立的背后,是一份国家千亿投资新能源汽车规划。据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不久后即将上报国务院。这份旨在指导2011-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规划》,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就是今后10年,中央财政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规划》也明确表示了希望“国家队”领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期望,提出依托现有重点汽车企业,打造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培育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6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1-2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3-5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达到5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垄断之忧
那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一段时期的地方国企、民企,他们担心在今后大规模的新能源投资浪潮中被边缘化,无法得到央企同样的财政支持与发展机会。
拿胡茂元率领的上汽集团为例,这家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计划在2014年之前投入120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今年6月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100亿元资金用于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投资规模上,上汽并不弱于一汽、东风与长安等汽车集团,但因为上汽属于上海国资委管辖,不属于央企,被排除在此次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之外,上汽自然心有不甘。
除了上汽,还有很多企业希望加入国家级电动车产业联盟。被视为国内自主品牌旗帜的奇瑞汽车,也很希望 “为国家电动车产业发展作出努力”。奇瑞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表示,奇瑞作为民族汽车品牌,也希望能够加入到电动车联盟中来。
即便是没有整车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也希望参与产业联盟。江苏民营企业新日电动车负责人就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蓄势待发,央企成立电动车产业联盟,民企不甘落后,同样有志于电动汽车产业,将进一步加大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和研发。
“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民企的技术优势超过国企,比如,一些央企就是在向民营企业购买电池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营电池企业负责人表示,在电动车行业标准的制定上,不能忽视民企的经验、声音,在产业链的打造上,不能忽视民营企业的力量。
王秉刚也认为,在电动车领域,民营企业非常活跃,它们将在今后电动车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面对“国进民退、央企优先”的质疑声音,李荣融表示,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是一个开放的联盟,第一步先靠央企起步,今后欢迎更多的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加入。
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联盟”最终只流于表面,难以做出实际成果。“国内汽车企业互相合作的意愿与传统并不强,如果没有很好的合作机制与项目的执行与监督,电动车联盟恐怕和之前的各种联盟差不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
这位专家认为,央企之间的利益并不容易协调,比如整车领域企业技术水平不一;充电网络方面,石油公司和电网现在已经开始在充电网络上争夺势力范围了,都表示将建立自己的充电站,鼓励自己的下属公司做充电站设备。
在此之前,政府曾牵头组织十多家国企建立自动变速箱技术创新联盟,希望在传统汽车主要核心技术之一的变速箱技术上有所突破,但两年多过去,该联盟并未取得实质性技术成果,反倒有一些企业陆续退出。去年成立“TOP10电动汽车联盟”,在同一技术标准方面也未见有明显进展。
“我们担心的是,背靠政府的大国企,抢占了政府投资的资源优势、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但最终并没有齐心协力合作,形同虚设,共用技术平台、行业标准统一依然难有提升。”上述民营电池企业负责人表示。
记者 康怡 耿慧丽 张煦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