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误解了国内油价“涨多跌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谁误解了国内油价“涨多跌少”

2010年08月20日 11:2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此“误解”在社会流传许久、流传很广,针对此“误解”,有关部门已经回应、解释多次。然而,这种“误解”却仍在流传,仍在“误解”下去。这种“误解”为何不能消除,生命力何以如此坚强呢?这必定有其原因和理由。 近两年来,从总量分析,2008年6月20日国际油价为每桶132美元,目前为80美元,与此同时,我国的油价却每吨上涨了1710元。从每次具体涨跌情况看,不仅涨价次数比跌价次数多,变化幅度也是涨得多跌得少,三次降价幅度都在每吨200元左右,而涨价最少的一次每吨也涨了300元,总体走势在上涨。仅仅从这些公开的数据和涨价次数直接来看,“涨快跌慢、涨多跌少”的观点是成立的。 从消费者的直接感觉看,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说,2008年国际市场油价一度涨至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点,但6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仅相当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83.5美元,每桶低于当时国际油价近60美元。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国际油价处于147美元每桶时,虽然国内油价保持不变,但是,国家财政给石化炼油企业以巨额补贴。二是国际油价在147美元一桶时,油价没有再提高,但是,在2008年底国际油价跌至每桶45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每升仍在6元左右,并没有下降多少,而按照有关机构计算应该在3元多左右(不一定准确)。发改委作为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决不能斧子朝向消费者一面砍去。 另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无论国际油价在什么高位运行,无论石油垄断企业如何哭穷叫屈,无论发改委等职能部门如何给石化垄断巨头鸣冤帮腔,一个事实是中石化、中石油每年都有巨额利润,许多年都是全球最赚钱企业,内部高管高薪、职工福利最好,领导巨额职务消费,办公室设施豪华到一盏吊灯几千万元。这些巨额利润从哪里来?全球最赚钱企业帽子如何戴上的?如果卖油赔本、亏损,能赚那么多钱吗?能够如此享受奢华吗?这不需要多深奥的理论,明眼人都能看得到。 二是中国大陆石油对外依存度不到50%,国内成品油价格却贵过美国,这无论如何都让消费者想不通。居民收入是美国的十几分之一,却消费着比美国还贵的成品油。无论税负多重还是别的什么理由,都不能说服消费者。 2008年底国家出台了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虽然改变了过去定价任意性、随意性过大的问题,但是,这个新机制其实是确保石油垄断企业只赚不赔的机制,是给石化垄断企业上了一道更加牢固的保险锁。因为,这个新机制规定:在连续22个工作日(1个月)内,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应提高;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降低。这等于把石化垄断企业送进了保险箱,经营上一点市场价格变化风险都没有,就是睡大觉都能只赚不赔。况且,一旦遇到国家油价下降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不但慢于上调,而且下调幅度远远小于上调,石化垄断企业不但稳赚而且大赚,当然,苦的是消费者。因此,只要不改变现状,无论发改委出来回应、解释多少次,都难以消除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涨多跌少”的所谓误解。而改变现状的根本出路是,尽快打破两大石化石油企业垄断经营的地位和现状。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