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要靠企业家付诸行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绿色经济要靠企业家付诸行动

2010年08月09日 09: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小康:中国要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而这一切都将通过企业的行动得到体现。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也是绿色经济的动力。

  马蔚华:银行业也必须秉承绿色信贷的理念,在调配信贷资源时对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有所侧重,形成绿色通道,达到绿色放行。

  王江安:新兴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有政府的支持,但仅有支持是不够的,应该还有约束,出台一些行业指标,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会更好。

  彭小峰:太阳能发电不光是为我们提供可再生的能源,更大的意义是光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改善。

  钱大群:绿色经济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个很大的责任,是包括中国乃至全世界面对的责任 由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组委会主办、招商银行协办的“企业家绿色行动电视高峰会”日前在贵州省贵阳举行。当前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日渐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曙光,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来自各个行业的企业界代表以绿色经济为主题,探讨了中国企业在绿色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分析了企业在这一进程中所担当的责任和能够发挥的作用。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王小康:企业是绿色经济的动力。

  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因此需要中国企业更多地行动起来,在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中承担更多的的责任和义务。2020年是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指标年,中国面临着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挑战,就是要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而这一切都将通过企业的行动得到体现,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也是绿色经济的动力。

  我们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了中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这是中国的战略政策,无论你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扮演着的责任人的角色,温家宝总理在常委会上也提出了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要对社会经济结构作出非常非常大的调整。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是不了解的,特别是对我们企业家所作的贡献一点也不知道。所以,我强烈地感觉到企业发出声音十分必要,我们发出声音推动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我们发出更多的声音,要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在行动,也要让群众看到中国的希望。

  多数国家已经把发展绿色经济、低炭经济作为核心的内容和制高点来看待,这实际上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动发起的新的、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特别是他们的企业在产业,资金、技术方面已经建立了非常强的优势,我们中国的企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经济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是全球的事情,所以和发达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是必然的,中国的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与国际上优秀的企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企业不容推辞的责任,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的绿色经济能否得到发展,依赖于我们企业能不能发挥上述作用。如果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影响力,我们的合作是相当难的。

  企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须有强有力的创新和活力,这方面,我认为大企业非常弱,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

  招行银行行长兼CEO马蔚华:秉承绿色信贷理念。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心一个题目,就是气候的变化,生态的环境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走的都是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我们在为三十年中国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欢欣鼓舞的时候,绝不能忘记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适应。绿色经济开启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的序幕,企业积极参与绿色经济正是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未来抓发展,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的良好的机会,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企业的重大责任,也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我们倡导企业以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已任,以绿色低炭的理念引领自己的转型,共同开创绿色复苏,绿色繁荣的新的局面。

  至于绿色经济和银行的关系,我想银行有这样一个特点,因为它是掌握信贷资金的,银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分配信贷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很多得到信贷资金的支持,所以信贷资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银行业也必须秉承绿色信贷的理念,在调配信贷资源时对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有所侧重,形成绿色通道,达到绿色的放行。

  安凯客车董事长王江安:新能源政策需要约束机制。

  讲到未来,就要考虑到当下。眼下说得最多的就是节能减排,我们企业是做客车的,跟节能减排的关系非常大。交通的碳排放占了整个碳排放的三分之一,如果能做好的话,对节能减排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多年来我们在电动汽车的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安凯客车的各种指标在世界上都是位于前列的。过去许多人认为纯电动汽车离我们非常的遥远,现在不是了,驾驶员开了我们的纯电动客车以后,觉得很方便,电动控制比机械控制更方便,操纵性更好,所以我觉得我们企业的前景非常亮丽。作为我们企业来说,要让用户更满意,第一个是降低成本,第二个是提高质量。我们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电动客车是好车,不要让人觉得很贵。

  去年我们销售了1300万辆车,今年可能会是1500万辆车,到2015年会销售到2500万台车,现在很多旅游团体都用我们的纯电动大巴,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反映,一个大巴每公里消耗0.12度电,和烧油大巴的差价是很大的;驾驶员现在开电动车习惯了,加速也好,毛病也少,噪声更小,更平稳。我们现在各个城市跑的不一样,在合肥市充一次电每天能跑350公里,在上海开空调每天跑14个小时,170公里,现在很多地方能够达到这个指标,能够满足公交车的要求。

  对于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有一些见解。新兴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有政府的支持,但仅有支持是不够的,应该还有政策约束,中国政府的控制力是非常强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靠补贴点钱有什么用?公共交通要出台碳排放逐年下降的指标,这样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会更好。美国和德国现在都有非常好的政策体系,中国也慢慢开始有了。

  江西塞维LDK董事长兼CEO彭小峰:未来五年发电成本会降一半。

  绿色经济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是非常大的机遇,过去5年我们的太阳能发展非常快,通过技术进步和行业规模发展,发电成本降低了,相信未来5年成本会更低,可能会降一半。我们这个行业,包括光能、核能、太阳能,在生产活动中也会消耗一定的能源,太阳能光和发电从开始的一度电产生20至30度电,通过五年的发展,现在用一度电已经可以发40-50度电,再通过未来五年的进步,相信使用一度电太阳能发电可以产生100度电。

  五年以前我们中国的太阳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我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发电成本是20块钱发一度电,现在是8块钱发一度电。再给我们五年时间,这个行业一定能够把光能和太阳能的发电成本降低到很一般的价格上,所以未来五年可能是太阳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最关键的五年。

  太阳能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装置,把太阳的光能变成能源,光照到地球,产生了热气,能源利用分成了三块,一块是光能利用,第二个就是我们从事的这一块,光合成,把光变成电,第三块就是光化合,我们现在从事的主要是光和产业,这个装置非常简单,在发达国家他们每家每户装了一个屋顶的话电是用不完的。

  太阳能发电不光是为我们提供可再生的能源,更大的意义是光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改善。北京这么热,我相信每家都装了太阳能管的话,温度会降低0.5度,因为它把光转化成能源了,光就不发热了。我们在沙漠里面做太阳能项目,铺了太阳能板的下面是会长草的。如果在沙漠的地区做一个电站,十年以后下面会有草坪,如果我们把太阳的热量转化成电力,对全球温度的改善也是很好的。

  IMB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社会责任对未来企业很重要。

  企业在今天这个大环境里面,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

  对于企业而言,挑战是非常的实际的,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去年IBM公司作了一个全球调研,第一个是最起码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做一个强制性的法令和条令,所以这已经不是说要不要做,而且必须做的问题。在调研的同时,82%的企业家说,我想要持续成长的话,在绿色的课题上要有所作为和想法,还有一些消费大众说,我决定要采购的过程中,这个采购的对象跟绿色有没有关系,改变了我要不要采购的因素,所以这是一个挑战。

  再谈机会。发改委去年对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还有新能源这一块预计未来20年之内的投资会超过20万美金,这对于外商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我们在对全球1200位企业的一把手做调查的时候,其中一个说未来企业要成功的话,社会的责任很重要,这个社会的责任不光是做做样子,而是要真诚地解决现在社会面对的重大问题,所以对企业家而言,绿色经济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个很大的责任,是包括中国乃至全世界面对的责任。

  今天的城市交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欧洲的绿色化首都,它在交通方面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它设想一个城市里面有很多的网格,可以监视交通的拥挤的程度,现在它们通过计算机把数据分析之后,从被动的追踪到主要的预测,于是政府机构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如何疏导大众的出行,绕开拥挤的道路。这样在交通高峰时期的碳排放量就降低了14%,该地区每个人平均分担的碳排放量是4吨,丹麦是6吨,交通流量的控制成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记者 朱艳燕 )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