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抓实节能减排 促进结构调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钢铁业:抓实节能减排 促进结构调整

2010年08月06日 09:18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5.68亿吨,占全世界粗钢产量的47%,表观消费量5.65亿吨,是名符其实的生产、消费大国。但与世界钢铁强国相比,我国钢铁业仍存在着能耗高、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业在产能迅速释放的同时,成本、能耗也在不断上升。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工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大户,节能减排已成为钢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国钢铁业产能释放正迅速加快。今年前5个月产钢2.69亿吨,同比增长23.8%。6月份以来,虽然日均单产有所下降,但预计全年钢产量约为6.2亿至6.3亿吨水平,在去年创纪录的5.68亿吨基础上,增加10%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而与这一数据相对比的是:据测算,今年以来,我国吨钢生产成本上涨约600元;钢材价格则从4月下旬开始连续11周下滑;今年1至5月,重点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增长了15.2%……

  “目前,面对高价原料、低价钢材,部分钢铁企业已出现亏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影响钢铁业来之不易回升向好的局面。”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提醒说。

  节能减排成抓手

  “经济高速增长时,市场需求旺盛,国内众多产业随之快速扩张,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一旦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增速放缓,需求急剧下滑,这些产业中存在的水平低、竞争力弱等弊病就会被放大。国内钢铁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告诉记者。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5.68亿吨,占全世界粗钢产量的47%,表观消费量5.65亿吨,是名符其实的生产、消费大国。但与钢铁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着能耗高、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落后工艺装备比重大、资源环境压力大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业产能迅速释放与成本、能耗不断上升的对比,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钢铁工业必须要由注重数量扩张向更加注重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改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变。

  “加快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李毅中坦言。而节能减排是钢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钢铁工业能源消耗约占工业总能耗的23%,占全国总能耗的16.1%,新水消耗、废水、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的3%、8%、8%和16%左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吨钢综合能耗高出10%至15%,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高出50%以上。

  对此,李毅中认为,钢铁工业是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大户,但同时也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并对实现国家“十一五”约束性指标意义重大。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宝钢投资35亿元、鞍钢45亿元、武钢65亿元用于节能减排,节能项目全部实施后可年节约标准煤108万吨,年产效益25亿元。

  调整产业布局

  “要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必须坚定信心,下大力气坚决抑制钢铁产能的过快增长,调整产业布局。”李毅中如此表示。

  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是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已达7亿吨,从2004年起,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外,我国钢产量每年以6000万—7000万吨的水平大幅增长。今年1至5月,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又高达1356亿元,同比增长13.8%,保持了较高水平。据了解,仍有一批扩能项目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将造成我国钢铁产能的继续扩大,加大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的难度。

  而从产业布局上看,环渤海5省市钢铁产能已达3亿吨,一半以上钢材外销,但计划在此地区扩能和在建项目仍然不少。而华南地区净输入比例超过50%,粤闽桂南部沿海3省区年钢材输入量5000万吨,占该地区需求量的60%以上,产业布局上极不合理。

  对此,李毅中表示,要通过严格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抑制新增产能。除国家已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外,严格项目审批,2011年底前不再核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布局调整消除过剩落后产能,将控制总量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切实推进钢铁产业布局调整。

  除了抑制重点产能过快增长外,李毅中还指出,兼并重组是关键。钢铁业兼并重组必须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坚持市场规则与政府推进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记者 黄 鑫 李 会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