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教育:低碳发展的根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低碳教育:低碳发展的根基

2010年08月04日 11:27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目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如何培养青少年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认知度,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低碳教育模式,也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7月28日到29日,首届中国低碳教育论坛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参会人员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互动。本报特编发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迈出低碳“元年”

  中国须走自己的路

  在我看来,2009年应该被定名为中国低碳发展的“元年”。标志有三件大事:先是胡锦涛主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再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2009年8月12日); 随后,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确定( 2009年11月26日)。

  理想的低碳经济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碳生产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尽可能地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同时兼顾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前进。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当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基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能源资源禀赋、特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特定的社会意识程度和体制能力等因素,对低碳经济做出定义,并最终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低碳经济只能是这一战略目标的催化剂、助推器。如果离开了以人为本这一出发点,那就偏离了经济的本来含义。所以低碳经济应当首先是一种改善民生、促进人类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应走自己的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在我看来,我们要走出的“自己的路”可概括为:学习之路,研究之路,法治之路;渐进之路,创新之路,发展之路;生态文明之路,天人合一之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哥本哈根会议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这里出发,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将不断向前。 在中国,“低碳”已成为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更是全民的责任。

    低碳时代的

  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低碳转型大致需要经历四个转型期,从时间段上划分大致可分为:筹划期(2010年)、关键期(2010—2020年)、困难期(2020—2030年)和转型期(2030—2050年)。目前就处于筹划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宏伟目标。根据权威预测,我国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5亿吨标煤。按照15%的目标,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45亿×15%=6.75亿吨标煤。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