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价直逼协议价 钢企或接受三季度铁矿石提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现货价直逼协议价 钢企或接受三季度铁矿石提价

2010年08月04日 08:5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铁矿石(三)季度价格还没谈下来。”8月3日,宝钢某贸易公司高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7月30日召开的中钢协三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间隙,包括宝钢、武钢、鞍钢在内的老总也证实,目前三季度价格还在谈。

  不过,日渐高涨的现货价格已将目前的铁矿石谈判陷于 “不义”,即便当前国产矿替代进口矿的份额逐渐增多,想要在谈判中实现一个“统一的中国价”已然不可能。

  现货价格“添乱”

  在国内钢企与矿商的谈判陷入僵局时,处于涨势中的铁矿石价格趁机出来“添乱”。

  8月3日,钢之家提供的进口铁矿石外盘报价显示,进口矿价格维持涨势。其中,63.5%印度粉矿价为每吨147~149美元,比前一日小涨1美元/吨。

  市场“从来不说谎话”,此前进口价最低时是124美元/吨,半个月过去,现货价要跟季度价持平了。

  我的钢铁网铁矿石分析师倪献娟称,此前现货矿价格的暴跌似乎让国内钢企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们)盼望借此机会争取到较低的协议价格或者补差,同时更加期望四季度矿石价格能有一个明显的下跌。“但是铁矿石的重新快速上涨让这些希望变得渺茫,钢厂最终将不得不接受147美元/吨的价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先后有日韩钢厂称已经与澳洲两拓达成三季度铁矿石协议价,其到岸价约147美元/吨左右 (加海运费)。其中,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接受了三季度铁矿石价格上涨26%的协议;日本钢厂则同意三季度矿价上涨23%。

  “钢铁前涨后跌已成定局,但我无法预判后期的铁矿石价格。”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倪献娟表示,国内钢企目前尚未明确表态接受147美元/吨的三季度铁矿石协议价,但对于四季度协议价来说,虽然可能在三季度的基础上有所降低,但降幅不会太大。

  受外矿“要挟”仍将持续

  8月3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2010年第三次行业信息发布会表示,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削减将对全球铁矿石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他称,全球铁矿石供不应求态势已经发生逆转。

  数据显示,我国钢企对铁矿石的需求正在从国外向国内转移。今年4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比上年同期下降2.94%,5月份下降2.92%,6月份更是下降了14.72%。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国产铁矿石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640万吨,上涨28.1%;二季度铁矿石产量比一季度上涨37.61%。

  不过,多位分析师认为,短期内,铁矿石进口受制于三大矿山“要挟”的现状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钢之家分析师董军浩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自4月份钢材价格下跌以来,依靠进口矿的主要钢厂基本上是在6月份左右才耗尽之前的囤积,“在国产矿价格上涨,与进口矿价差缩小之下,国内钢厂对进口矿的需求不会改变的。”

  据悉,4月中旬以来,在持续3个月的钢价下跌中,国内大中型钢厂并未明显减产,而随着三、四季度可能来临的价格回升,粗钢产量很可能重回上升通道,下半年对铁矿石需求仍然强劲。

  让国内钢企自己谈判?

  中钢协三届八次常务理事 (扩大)会议上,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坦言,要求三大矿商给予中国“市场统一价”已经不能实现了。他认为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到了 “要拿出自己的主意”的时候了。

  在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市场已发生剧烈变化的今天,面对国际矿商利用其对资源的垄断优势不断提高要价的局面,此前中钢协力求“全国进口铁矿石实行一个价格”的愿望就此告一段落。

  而这也让正在谈判的中方代表处于“失语”状态。行业人士分析,上述言论无疑是对目前铁矿石谈判的一种否定。“这是很实在的说法,表明现在的谈判对中国很不利。与其如此,倒不如转变方式——只要不影响正常生产,能把成本降下来,各个钢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谈判。”

  当然,处于窘境的铁矿石谈判并未让中钢协忘记 “提高中国钢铁工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诺言。

  日前,中钢协对协会领导进行了调整,原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出任常务副秘书长。业内认为,李加入中钢协,将协助中钢协努力推进铁矿石谈判等相关工作。而针对全球三大矿山强行改变铁矿石贸易模式,金融化趋势越发显现的现状,我国正研究建立铁矿石保障体系。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近期将对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现有企业作出调整,同时全面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调整后拥有资质的企业在总量上将有所减少。”他透露称,未来将更加注重企业的节能和环保,并强调企业资金量的充足。(张国栋)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