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垃圾围城,一边是垃圾处理步履艰难,北京计划2010年建成的四大焚烧厂一个也没投入使用,主要原因是遭到居民反对。(见7月30日《京华时报》)
北京常驻人口接近1800万,日产垃圾1.84万吨,垃圾总量年增8%,填埋垃圾相当于每年消耗500亩土地,而北京现有的填埋场将在四五年内被垃圾“吃光”。
北京正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同样,许多大中城市也“同病相怜”,资料显示,中国80%的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土地高度紧缺是中国最大的资源窘境,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垃圾增量越来越大,填埋方式无疑将走到“尽头”,同时填埋会形成庞大的地下垃圾带,对土壤、水质等产生严重污染。
垃圾危机是恶化城市环境的一颗“毒瘤”。据了解,发达国家破解垃圾围城主要分两步走,一是对垃圾分类,将有用的垃圾变废为宝,二是对无用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做到垃圾零排放。纵观我们,这两方面都是“软肋”。
垃圾分类首先需要市民配合,从源头抓起,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一些市民环保意识比较欠缺,嫌麻烦不愿分类。资金投入更是相形见绌,如北京近几年投资百亿元用于垃圾分类处理,但仍然赶不上垃圾增速,同时垃圾分类主要靠人工,效率低下,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垃圾分类自动化,长了“眼睛”的精选设备能将有价值的垃圾分选回收,纯度可达90%以上,很值得学习借鉴。
垃圾无害化处理更是困难重重。如去年江苏吴江市境内一座投资3亿元的垃圾发电厂在点火投产之际,遭到当地群众强烈抵制,不得不停止。再如广东番禺计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同样遭居民强烈反对。而北京计划年内投产的4座垃圾焚烧厂,也因民意“梗阻”一拖再拖。
群众反对焚烧垃圾,既有认识问题,也有相关利益问题。垃圾处理如何突破民意“梗阻”?可称是对政府智慧的考验。垃圾发电,节约土地,变废为宝,绝大多数公众是受益者,但周边群众则可能成为受害者,政府决策时应尽可能地考虑、照顾到每一个群众利益,如何在维护社会公益性与争取民心赢得群众普遍支持之间寻找共同点,增强共识与凝聚力,堪称是提高政府执政力、公信力的大学问。
笔者以为需要三管齐下。首先,政府指导思想上要把垃圾发电当作城市与市民福祉的重大环保工程,充分突出其公益性而不是盈利性,加大资金收入,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流程,尽量降低或消除垃圾存放、焚烧对卫生环境的破坏,而不能只交给企业经营,政府当“甩手掌柜”,因为企业要考虑经济效益,在成本投入方面会“锱铢必较”,亏损自然不愿干。其次,政府对垃圾发电厂周围居民要给予一定补偿,为他们定期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与污染相关的病实行免费医治。第三要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让群众懂得,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垃圾焚烧是环保、安全的,帮助群众消除恐慌感,从而赢得理解与支持。(尹卫国)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