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记者魏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5分报道,在墨西哥湾,漏油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不仅无情践踏着蓝色的海洋生态系统,更给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带来噩梦般的影响。漏油事件的始作俑者--英国石油公司曾尝试用多种方法封堵漏油,但都宣告失败。目前,又将于当地时间8月3日在墨西哥湾漏油油井尝试用“静灭法”堵漏。所谓的静灭法,就是把大量钻井的泥浆和水泥经过控漏罩注入漏油的油井以封住井口。这个办法一旦成果,效果会比现在所使用的安装控油罩的办法更为彻底,因为控油罩只能被动收集漏油,并不能堵死油井。美国时间星期一,英国石油公司已开始为静灭法施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在修补最后一个泄漏的阀门。英国石油公司表示,将于周二开始的静灭法施工预计需要33-61个小时,随后就可以知道效果。但是即便静灭法成功,这也不是封堵海底漏油的最后一步,因为英国石油公司现在还仍需要挖掘两口的减压井。预计在8月份之内第一口减压井会完工,届时在减压井的帮助之下英国石油公司才有可能永久的封住油井,最快恐怕要等到八月下旬了。
英国石油公司还表示,在尝试用“静灭法”堵漏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出售数百亿资产以支付浮油清理、堵漏费用及相关赔偿。除了出售资产筹集资金以外,英国石油公司也一直在美国多家主流电视台连轴播放危机公关广告,承认一定会尽百分百的努力,减少漏油对墨西哥湾地区的民众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希望以此修补他们在美国公众中一落千丈的企业形象。
对此,美国很多民众还是买账的。舆论也认为,这毕竟比推卸责任或者什么都不做好。如今英国石油公司在纽交所上市的股票价格也已经比6月份创下14年新低的时候回升了47%,这也是市场对英国石油公司的一种认可。但是墨西哥湾沿岸受影响最严重地区的民众还是发誓要把英国石油公司告倒在法庭上,因为由于漏油,他们很多经营休闲旅游或者海鲜餐馆的小商家已经破产了,渔民的收入更是一落千丈。他们认为英国石油公司补偿的金钱,远远弥补不了他们的损失,更何况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漏油事故已经持续三个多月,这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美国政府粗略估计,自4月漏油事件爆发以来,已有300至53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海域。
美国众议院日前以209票对193票通过了对海上钻井作业进行改革应对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奥巴马总统也支持这项议案,旨在加强近海钻探的监管以应对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石油泄漏事件,这一次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将会给今后的海洋石油开采带来哪些影响呢?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认为不能成功封堵的话,BP今后的石油开发将很艰难。
韩晓平:全世界未来所有的希望都在石油上,也就就是在海洋。墨西哥湾、巴西的沿海、中国的南海地区、几内亚湾这些地方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如果要得到大量的石油资源来维持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在海上进行石油钻探开发。
这次墨西哥湾事件,就使美国已经停止了在近海石油的勘探开发,而且会使石油公司以后从事海上勘探开发面临极大的问题。所以这次BP公司如果能够成功封堵漏油的话,未来在海上还有希望;如果不能封堵的话,今后包括保险,包括开发都会成本非常高,石油公司就会退缩,在石油供应上就会面临极大的问题。
BP在堵漏过程中曾采用过“灭顶法”处置,但最终失败。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现在BP这家全球一流的跨国石油企业,也将面临着“灭顶”之灾。漏油事故发生以来,BP公司的股价急速下跌,市值蒸发近千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日前还宣布,受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影响,该公司今年仅第二季度就出现16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有分析师甚至已经开始揣测BP是否将成为其他石油巨头的猎物,有媒体引用英国石油业分析师扬森的话说:“就英国石油公司而言,这件事的影响已不仅限于股利减少和首席执行官的下台,而是透出死亡气息,企业可能会倒闭。”
BP是否会成为被收购的对象?BP真的有灭顶之灾吗?中国油企参与收购的机会又有多大?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先生认为:BP根基深厚,中国企业要想参与还得做足功课、权衡得失。
宋鸿兵:第一,BP的财力是相当雄厚的。第二,BP这个公司是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渊源的。它的前身是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这个公司实力相当强大,实际上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跟英国政府的联合体,再加上后来美国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共同形成了现在整个世界上石油工业最强大的权势集团。它的人脉关系很强大,政府游说能力是无人能动的。
奥巴马表示非常的愤怒,但20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他也对华尔街很愤怒,最后能怎么样呢?现在我看到比如壳牌石油公司有可能收购它或者出资方之一,壳牌石油公司在历史上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搞的,壳牌收购BP或者出资买它一部分资产也好,这实际上是左手倒右手的关系,在中间如果设个局,让你去钻。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要想介入,我觉得首先得研究清楚对方是什么人,未必是你所想象的那样超低价,很可能是高价卖给你一些低质的资产。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