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彻查地下危险品运输管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南京彻查地下危险品运输管线

2010年07月30日 11:56 来源:新华报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下午4点,南京市政府召开7·28事故第三次新闻发布会,70多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会上透露,南京已部署、落实彻查地下危险品运输管线,杜绝类似事故重演。

  记者从南京“7·28”事故处理现场指挥部获悉,现场明火于29日凌晨全部扑灭,隐患已经排除,事故直接原因已初步查明,各项救治善后工作有序进行。28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率卫生、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取有关部门事故情况汇报,对救治处置工作提出要求。29日上午,孙华山等与江苏省、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又一起到事故现场察看处置情况,了解事故原因,并在事故处理现场指挥部会商有关情况,对下一步救援善后工作作出安排。

  事故原因现已初步查明,施工人员在原南京塑料四厂厂区场地平整施工中,挖掘机械违规碰裂地下丙烯管线,造成丙烯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后发生爆燃。

  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第一时间在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设置8个流动监测点,以及对10公里范围内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进行实时数据分析。据最新监测结果表明,目前事故对周边环境未造成污染影响,未引发次生环境污染。据悉,环保部门将继续对水、大气实施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事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的供水、供电、供气已恢复正常,有关部门正加紧对居民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并制订赔偿处理方案,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有现场目击者说,在10点多,迈化路上的一家小饭店最早发生了爆炸。随即引发了更大的爆燃,也就是那声震惊整个南京的大爆燃。

  市民最关心的是,这次大爆燃到底是谁造成的。发布会上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黄亚玲的介绍终于让大家有了一些眉目。公安局已经连夜刑拘了4名相关肇事者。根据连夜审询,爆炸事件或由拆迁单位违规转包施工造成,其中3名肇事者为裙带关系。

  4名肇事者分别为扬州鸿运基础设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作“洪远”)负责人绍建军(男,45岁,南京栖霞区人),绍的妻弟董来荣(男,54岁,江苏淮安人),董的妻弟方强锋(男,南京人),原南京塑料四厂安全工程负责人蒋山尊(男,49岁,南京人)。

  市安监局副局长刘照华介绍,事故发生地为南京市原塑料四厂地块,塑料四厂于今年春节期间和栖霞迈燕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签订拆迁转让合同,并支付拆迁转让费用1.8亿元。今年6月,该领导小组将拆迁工程转包给了扬州鸿运基础设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负责平整土地,拆除地面建筑。但是该公司负责人绍建军违规将工程转包给了其妻弟董来荣。董来荣又将该工程违规转包给了其妻弟方强锋。

  “其实在事故发生前,也就是7月26日,原四厂的留守人员和当地街道已经找过施工队,并与他们开了一个协调会,提醒他们下面有管道,不能施工。”刘照华表示,如果方强锋能听从提醒和警告,这次事故也许就可以避免。“正是这种违规转包的行为,使得整个拆迁工程不能在安全拆迁的要求和监督下进行,同时,个体拆迁单位安全意识淡漠,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诱因。”

  地下管线图特别是危险品运输管线的分布图,对于城市安全和日常运行至关重要。发布会透露,爆炸发生地的管线图是有的,而且也给了施工队伍,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挖掘机碰裂管线的情况呢?刘照华介绍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尴尬:当年的施工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国家规定的,但因为历史原因,地下管线的实际分布情况,与图纸上的却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所谓的地下管线图,并不能给施工带来任何指导。

  此次7·28爆燃事故已经促成南京市成立了专门机构,对全市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进行物理探测,重新标识出来,进行全面的摸底检查,并用2-3年时间,将这些地下危险品原料运输管线全部清理掉。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发布会还透露:7·28爆燃事故中被碰裂的这根丙烯管道,是属于隔壁的金陵塑胶厂的,而这个塑胶厂也已经列入了燕子矶地区搬迁化工厂名单,也就是说,明年10月前它是要被关停并转的,这根管道也是要彻底清理掉的。刘照华介绍说,燕子矶地区的9家化工企业关停并转是早就定好的任务,主城长江以南今后只会剩下金陵石化一家。

    据悉,目前事故原因还在深入调查中,已成立了4个事故调查组,包括专家组、管道施工单位调查组等。目前才刚开展调查,这样的大事故一般要调查2个月,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至3个月,因为查处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另外,根据国务院493号令,重大事故的调查还需移交到省政府调查。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