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从“污染之首”到“最佳范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太原:从“污染之首”到“最佳范例”

2010年07月26日 14:2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98年,太原市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为全球十大污染城市。进入新世纪,太原汾河治理工程被联合国授予“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前不久,太原市又跻身“国家园林城市”行列。

  十年时间,从“污染之首”到“最佳范例”,从灰黄满目到碧水蓝天,古城太原负重转型的脚步虽不免蹒跚,但疾驰于科学发展轨道的“锦绣龙城”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

  “宁可影响一下发展速度,也要把结构拧过来”

  建城2500多年的太原素有“锦绣龙城”之誉,历史上山清水秀、遗迹众多、气脉悠长,“汾河流水哗啦啦”“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唱词滋润几代中国人的心田。新中国成立后,太原被定位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心城市,众多重型企业次递入驻,太原成为全国能源供应基地。

  能源重化工企业云集,加之干旱少雨、缺乏治理,使太原经济结构畸重、环境污染严重。1998年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为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之一,2002年全市城区二级以上天气仅45天。

  当时情景,太原市民记忆犹新:小时候戏水的河渠流淌着乌黑发臭的脏水,曾引为自豪的晋祠难老泉、汾河先后干涸、断流;头顶的天空一年四季都似罩着一个巨大的黑灰色“锅盖”;每到冬季,树叶飘零后,城里的房子是灰的、街道是黑的,满大街很难找到一个穿白色衣服的行人;一冬下来,屋外窗台上的煤灰堆积几达寸厚……

  太原是一个脏城!难堪的现实让太原市委、市政府如坐针毡。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痛定思痛,决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城市。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说:“我们宁可影响一下速度,也要把结构拧过来!”

  由“黑”向“绿”的负重转型饱含艰辛与阵痛。太原将绿色、低耗、环保等词汇深植人心,并化为施政的理念和行动的准则。

  近年来,太原市设置并严格实施“绿色高压线”,对不符合科学发展和产业政策的新建项目坚决否决,对小冶炼等落后产能和设施坚决取缔,对布局不合理的污染严重企业坚决搬迁改造,对煤炭、钢铁、焦化等传统污染产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了改造提升,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2006年到2009年,太原市先后否决332个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关停、取缔777个污染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项目,90座9万吨以下煤矿关闭重组工作全部完成,四个主城区全面退出煤炭和黏土实心砖产业。

  绿色标准体系成科学发展引擎

  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到底如何实现?太原市委、市政府选择了“标准化、法制化、常规化”的绿色转型为突破口。

  标准既是目标也是规范。截至目前,太原市共制定颁布了27个绿色标准,是全国第一个系统制定绿色标准的省会城市。绿色标准体系,覆盖建筑、工业企业、学校、医院、党政机关、村庄等各个层面,涉及项目审批到机关奖惩多个环节,犹如一张隔离污染的保护网,呵护着百姓的碧水蓝天。

  煤、焦、冶、电是太原经济主力,财政支柱,新的绿色标准却毫不犹豫地向不达标企业说再见。焦化厂没有干熄焦炉不予审批,既有的不改造也一律取缔;供热发电企业煤耗达不到“绿色标准”,一律不批;建筑使用节能材料,能源系统如水电气等符合“绿色标准”就能享受到补贴。

  为推进绿色环保工作,太原颁布实施《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使该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整体推动绿色转型和区域性科学发展的城市。同时制定出台了《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工作机制》等十个体制机制创新性文件。

  为推动绿色标准实施,太原市2007年起在全市工业企业、机关、交通等12个领域开展了“绿色十佳”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确定了500个左右“绿色十佳”创建重点目标单位。绿色村庄、绿色医院、绿色建筑在龙城太原开始涌现。  太原市提出,从今年起,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培育100个产值10亿元至100亿元以上的“绿色百强”企业,并每年筹集3亿元左右的财政资金,组建绿色转型专项引导基金。

  太原市长张兵生说:“可以说,实施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是对过去主要依靠高消耗追求经济线性增长的发展战略的超越,开辟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再绘“锦绣”重塑河山

  汾河和西山地区曾是太原人的骄傲。汾河是“母亲河”,西山是太原悠久历史的见证,分布着晋阳古城、晋祠、天龙山石窟等众多名胜古迹,还是国家“一五”时期太原投放项目的重要建设地,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这些“骄傲”却成太原的污染“标签”:640余家煤炭、水泥、化工、电力企业,污染排放总量占全市的60%。汾河曾断流十余年,干涸的河床,沙坑遍地,杂草丛生,满目疮痍。

  为改善缺水少绿的状况,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太原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对汾河城区段进行治理美化。整治河道、蓄积清水、培植绿地、修建公园……经过十余年建设,汾河太原城区段已被建成一条长15公里、面积800公顷的城市绿色景观带,建起六个景观区、八个广场、十个游园和近30个各具特色的景观景点。如今的汾河景区,水波潋滟,绿树摇曳,水鸟栖息,各种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昔日的污染标签成为生态名片。

  去年,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正式启动。一年时间,关闭9万吨以下小煤矿76座,搬迁关停100多家企业;投资3.34亿元,造林3.65万亩;开工建设长风西大街、集中供热、煤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工程10余项。工程全部完工,将搬迁关停一半左右的企业,新增绿地9万亩。

  太原西山综合整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庞红说:“未来的西山地区将成为太原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将成为全市新型产业发展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最佳居住区。”

  目前太原建成各类公园游园178个,每户市民步行不超过30分钟就能到达一个绿色景点。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79%、绿地率达30.98%、人均公共绿地9.09平方米。去年全市城区二级天气达到296天。

  古城转型仍面临诸多难题。偏重的经济结构问题仍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功能仍有待完善;对很多市民来说,门前的臭水沟、斑驳的街区小巷、拥挤的城市道路、晚间弥漫的烧烤烟尘、冬季空气中的刺鼻煤烟,仍是心头之痛。 (记者王存理 晏国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