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会导致经济减速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低碳转型”会导致经济减速吗

2010年07月26日 10:58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陈诗一

  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10.3%,工业增速更是回落3.7个百分点。国家大力度的节能减排措施,使得高耗能行业增速明显回落。请问,“低碳转型”会导致经济减速吗?在“十二五”规划中,如何实现以节能减排“倒逼”经济转型?

  ——上海宝山 韩保良

  答: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伊始,我国经济改革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在对一系列经济数据的解读中,人们总是期待着能把握危机带来的契机,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的华丽转身。其中,如何看待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近来颇为引人关注。

  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和经济(E-conomy)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简称为3E问题。它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环境灾害频发基础上逐步衍生起来的,并直接催生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概括来讲,在经济增长理论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能源和环境要素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节能减排短期会对产出,特别是能耗和污染排放密集型行业的产出造成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节能减排能够通过结构调整、要素重置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最终实现竞争战略之父波特所预言的“双赢”可能。由此可见,所谓“低碳转型”并不一定带来增长降速,长远来看反倒有助于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与飞跃。

  具体到我国,由于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今年二季度以来,许多经济指标先后下滑,高位运行态势有所松动。对此,有必要科学研判和区别看待。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下降都非利好。对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增速较快回落现象,我们其实大可不必担心。

  截至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才下降14.4%,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要求,为此2010年必须再下降5%以上,才能确保目标完成。在此情形下,中央18部委下达了节能减排军令状,誓言将“背水一战”。由此,高载能行业出现增速回落,也就很自然了。可以预计,今年下半年特别是第三季度,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和执行惩罚性电价等组合性政策还会陆续出台。相关行业的增速可能继续徘徊或回落,这是无法回避的短期代价。

  不过,倘若能够跳出一时一地的利益割舍、政绩不彰纠结,我们会发现,在3E问题上,以直接的数量扩张方式,通过高能耗、高排放驱动高增长,早晚会碰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红线”,是不可持续的。而以间接的效率方式,通过实施结构调整政策,使得能源、资源、资本等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有效重置,从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改善并推动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转变,被实践证明是可持续的结构红利,值得承受短期压力和阵痛。

  就此而言,若干经济指标的下滑恰恰表明,节能减排的 “倒逼机制”正诱导着经济从高位运行平稳“软着陆”到稍低的增长区间,从而为下一步的经济转型创造有利条件。但客观来说,调整遗留淤积的结构弊端殊非易事,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要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的“倒逼作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调整和完善:

  一是加大更新改造、兼并重组传统高载能重化工业力度,坚持淘汰清理落后产能,抑制诸如钢材、橡胶、有色金属建材等“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和引进节能减排环保技术。

  二是及时调整能源消费种类结构,改变以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争取实现2020年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战略目标。

  三是坚持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通过加快发展能源和排放强度较低的轻工业、高新技术行业来提升工业全行业的增长速度。比如,以计算机、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被公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该行业不仅成长速度最快、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能源和排放强度也最低。2004年的数据显示,该行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只消耗0.18吨标准煤和排放0.05吨二氧化碳,远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5.6吨标准煤和21吨二氧化碳。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切实优化产业结构。在这方面,不可机械地复制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驼峰”历程。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聪明增长”。 (陈诗一)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