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升煤降 “十二五”能源规划轮廓初现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气升煤降 “十二五”能源规划轮廓初现

2010年07月21日 09:46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制定,将重点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国家能源局预计,到“十二五”阶段末即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将从2009年的70%下降到63%,天然气消费占比将从目前的3.9%提高至8.3%。“这将改变中国煤炭消费比重多年来居高不下的局面。”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表示。

  昨日,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江冰首次公布了备受关注的“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内容,在一增一减两个目标中,天然气和煤炭行业受到的影响幅度将最为明显。

  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矛盾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一个尴尬问题。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昨日称,虽然近年来我国国产和进口液化天然气不断增多,但是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四季度冬季用气高峰期间,局部地区仍有可能出现供气紧张。

  而根据目前规划,2015年中国天然气利用规模会达到2600亿立方米;水电利用规模达到2.5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提高1.5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外,“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统筹规划一批重点能源基地建设和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协调能源资源在区域间和省际间的平衡流转。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江冰还公布了此前媒体广泛猜测的“新能源规划”的内容。他表示,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已经趋于完善,目前正在准备按照有关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名称最后确定为“新兴能源产业规划”,而不是盛传的“新能源规划”。

  名称需要区别是因为,除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外,“新兴能源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还将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等传统能源的升级。规划期为2011年到2020年。该规划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经初步测算,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中国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记者 张涵)

  相关新闻

  国家能源局驳“中国能源消费全球第一”论

  对于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的“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消息,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昨日予以了反驳,“这个数字可以借鉴,但不可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在国际上不与其他国家攀比,这方面外国政府和媒体都应充分重视”。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21.7亿吨油当量高出约4%,此项能源消费统计包括原油、核能、煤炭、天然气以及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在能源消费计量单位方面,中国习惯折算为标准煤。如果把22.52亿吨油当量折合成标准煤,去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75亿吨标准煤,这一规模略高于中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亿吨标准煤。

  然而,这个差别仅有5.6%的误判带来的“第一”,却并非数据比较那么简单。“西方国家宣传‘中国能源威胁论’由来已久,给中国的减排和能源安全带来的压力一直很大。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能源组织的国际能源署,发布数据称中国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符合西方国家的根本战略。”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

  周喜安则对数据表示了质疑,“这个消息可能不是很新了,美国方面已经炒了好长时间,国际能源署对中国近几年来的能源发展状况一知半解”。

  “国际能源署不久前到中国开会发布能源技术展望,也把中国列为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我估计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特别是对中国这些年节能减排的情况不了解。” 周喜安介绍,在新能源发展方面,中国已经走到了美国的前面:水电装机全球第一、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规模第一、核电在建规模全球第一、风电装机增速全球第一。(记者 张涵)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