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求限价煤企加码扩张 煤炭产业将何去何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国家要求限价煤企加码扩张 煤炭产业将何去何从

2010年07月16日 09: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边是行业协会和业内专家不断提示过剩风险,一边是国家发改委在用煤高峰来临前召集龙头企业“座谈”限价,一边是煤炭企业不断加码投资扩张产能,以及各下游企业深度“涉煤”——煤炭业的各种市场力量在充满悬念的“过剩”预期中不断冲突和博弈,演绎出令人费解的种种悖论。

  过剩与限价

  在近期举办的多场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会议上,“煤炭产能将过剩”成为行业协会专家不断提示的风险。据煤炭运销协会秘书长董跃鹰日前透露,近年来我国煤炭产能建设速度居高不下,到2009年底,我国已取得采矿权的煤矿项目达14423处,总产能超过36亿吨。而根据今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采选业所完成的5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测算,又新增产能1亿吨。

  据他介绍,这些煤矿建设项目将在2011年和2012年集中释放产能。从主要产煤省来看,根据山西煤炭厅及各煤炭企业的安排,2011年、2012年也是整合煤矿的投产高峰期。

  就在董跃鹰作出过剩判断前不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也在一论坛上公开表示,2006-2009年的4年间,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685亿元,较“十五”期间净增6280亿元,煤炭总量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按照经济学原理,供过于求,产品价格就会走低,而就在越来越多的半官方声音提示产能过剩风险时,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要求年度合同价格不能变,已涨价的煤炭企业要在6月底前退回,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要带头保持市场煤价基本稳定。

  英大证券分析师国汉芬认为,目前国家干预煤价的行为反映了对下游行业经营业绩恶化和通胀上升的双重担忧,煤炭的主要下游行业包括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等的经营业绩都不容乐观。

  而在国内经济政策从“保增长”向“促转变”方向转化的背景下,煤炭行业也难免在调控中受到影响。董跃鹰表示,新近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节能减排政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等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而在煤炭供应并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房地产调控、节能减排等政策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煤炭需求增长幅度。

  “房地产的严厉调控、节能减排的推进,将给煤炭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煤炭市场仍有二次探底的可能。”董跃鹰表示。

  此次限价政策,主要是有关部门在通货膨胀背景下针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煤高峰可能出现的煤价上涨作出预先调控,但事实上,具有煤价风向标作用的秦皇岛煤炭价格在政策出台前就已经止住涨势,并在最近一个多月中保持稳定。

  过剩与扩张

  预期煤炭产业将过剩的远不止业内的专家们,就是煤炭企业的高层也毫不掩饰自己对行业过剩趋势的判断。山西潞安集团董事长任润厚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直言,未来煤炭市场过剩将不可避免。

  他认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和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推进,将影响煤炭需求。“考虑到传导滞后,煤炭行业下半年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从长远看,‘十二五’我国煤炭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大调整,煤炭产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剩局面。”

  无独有偶,中煤集团总经理王安今年年初在集团年会上也表示,今明两年煤炭生产企业将面临市场空间缩小、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

  但一个看似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也摆在眼前。正是这些对未来过剩趋势了然于心的煤炭业大佬们,忙不迭地在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产能扩张。

  煤炭龙头中国神华(601088)去年就制定了五年产能翻番的规划,计划2014年产能达到4亿吨,届时其产能将占中国煤炭总产能的15%左右。要完成这一规划,中国神华除了收购母公司神华集团的煤矿,以及在海外拿矿外,还需要自己在国内新建一部分产能。而神华集团到2015年的煤炭产能将达到6.4亿吨(包含中国神华),较2010年新增2.8亿吨。

  另一家煤炭央企中煤集团也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产能5年翻一番的目标,到2014年集团煤炭产量将达到2亿吨,新增产能主要来源于晋、陕、蒙、新等地。据介绍,中煤集团在这些地区的煤矿整合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后,产能将会在2011年左右集中释放,预计增量将在1亿吨以上。

  潞安集团则在新疆取得了多达300亿吨的煤炭资源量。据其内部人士介绍,潞安在新疆所获得的资源多为露天矿,开采极为便利,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巨大的产能。

  煤炭巨头们的“言行不一”让行业未来布满了疑云。也难怪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煤炭巨头公开发表“产能过剩论”的确有预警作用,但也不排除“阴谋论”的可能性,而近几年政府对煤炭投资管制,令新矿投产进度大大慢于预期。

  不过,煤炭企业的“掌门人”们也纷纷给出自己化解过剩危机的“药方”,并不谋而合地指向产业链延伸。任润厚认为,煤炭企业要解决煤往哪里去的问题,就需要在拉长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工夫。

  建坑口电厂早已是煤炭企业延长产业链的必选路径,而有实力的大企业更将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煤化工项目作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潞安集团就已经形成了煤基多联产格局,重点发展煤焦化、煤电化、煤油化三条产业链。

  实际上,从煤炭龙头神华集团,到一些地方煤炭企业,在扩大煤炭产能规模的同时延伸产业链,已经成为煤炭行业的一种趋势,也是煤炭企业对潜在产能过剩的未雨绸缪。

  过剩与电力“触煤”

  近两年来,随着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煤电矛盾也越发尖锐,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非煤企业纷纷涉足煤炭开采,并极力扩大产能。非煤企业大量“触煤”无疑也将为煤炭过剩预期“加码”。

  五大电力集团今年无一例外地提出要大幅提高煤炭产量,甚至都将短期煤炭产能的目标指向“亿吨”。据推算,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通过参控股实现的煤炭年产量将在3亿吨左右,相当于电力耗煤总量的20%。而根据五大发电集团煤炭发展计划,到2015年,各大发电集团的煤炭自给率将能达到30%-50%甚至更高。

  在神华集团煤炭运销公司总经理李景平看来,未来煤炭产能释放较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五大电力公司煤炭项目较多的区域,如新疆、宁夏、内蒙古东西部,这些地区产能过剩的状况将更为显著,并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不难看出,电力企业正在逐步形成煤炭资源自给,这进一步压缩了煤炭企业的市场空间,造成煤炭自身市场的过剩。

  除电力企业外,其他煤炭下游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进军煤炭开采,或收购煤炭企业股权,以减少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有统计显示,全国有16个行业在投资煤矿,其中电力行业的投资力度最大。这些企业正在逐步形成煤炭资源自给,进一步压缩了煤炭企业的市场空间。(李阳丹)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