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价格高是节能产品“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高能效空调与低能效空调此前也存在价格相差悬殊的现象,2009年启动节能惠民工程,国家对1、2级能效空调分别补贴550元、350元,并设定了推广上限价格,高能效空调开始“平民化”。以国产1.5P变频空调为例,2008年的市场价格大概为4000元,2009年价格跌破2500元,跌幅达到37%。中怡康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高能效空调的销售占比从上一冷冻年的5%攀升到2009年6月份的20%。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多数民用节能产品普及率不高与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较高等因素有关。侯宇轩解释,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在整个消费市场中起主导作用,节能产品对长期形成的消费体系结构难以形成较大冲击。
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民用节能产品并非高端消费,它的消费群体对价格因素较为敏感。节能产品的价格与其他产品价格相比,因为技术成本所占比例过大,成本略高,因此节能产品无法获得大量消费者的青睐。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企业进行补贴、减免税收等形式,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节能产品价格。
据了解,北京市对节能产品的生产企业已经有一定补贴,并下拨资金支持流通渠道的建设。但是,由于流通领域固有的返点、租金等痼疾,节能产品也未能摆脱行业“潜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推高节能产品的终端售价。
设计不合理降低产品便利性
从消费角度来看,节能产品高价格不仅存在着“提前支付水电费”,实用性和便利性差也是消费者不愿接受节能产品的原因之一。
刚刚换新车的蔡小姐向记者道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和普通汽车之间做出选择的经历。据蔡小姐介绍,此前看车展时对厂家推出的几款新能源车非常感兴趣,但是前几个月真正考虑换车时才发现,新能源车在添加燃料方面非常不方便。“如果买辆燃烧天然气的汽车,专门加气的气站数量远远少于加油站,如果开车到外地,会更不方便。”蔡小姐表示,虽然有一定的补贴,但左右衡量之后,她最终还是放弃了买新能源车。
对节能产品感到不便的不止蔡小姐一人。冯女士花30多元买的节水龙头至今还在家中抽屉里放着。据冯女士介绍,她一年前在建材市场买了个节水龙头,当时销售人员表示将节水龙头直接安在普通水龙头顶端就可以使用,非常简单方便,节水效果好。但是冯女士买回家后才发现,节水龙头与自家水龙头大小不匹配。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