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由8国学者联手研究完成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新鲜出炉。110个城市里,除香港(19位)、台北(48位)外,中国内地城市的排名都比较靠后。
“排名”主创人之一的倪鹏飞博士称:在产业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内地各大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最大。
上海“屈居”第69位
对于排名,国人似乎一向是情有独钟,因此,也就有人乐此不疲。
不过,对于前几天的一个全球城市竞争力的排名,那些上榜的和没有上榜的国内城市不知会作何感想。
6月11日,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与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牵头,美、中、加、意、英、荷、韩、墨等8国学者携手,研究完成的第一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正式公开发布。
该报告用75个指标,对全球11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社会环境竞争力以及产业综合竞争力分别计量与评估。
对于一般人而言,大概没有耐心也没有兴趣来仔细研究该报告是怎么做出来的,动用了哪75个数据指标。他们最关心的,恐怕就是那张综合竞争力排名的榜单,尤其是中国城市在该榜单上的表现。
结果多少有些令人失望。列入榜单的110个城市中,中国城市有22个,正好是15。有人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正好相配,也有人说,这较高的比例或许与中国人参与牵头这项排名有关。
尽管数量上中国城市占优,但是,排行榜上的位置却让人隐隐不快。在这张110个城市的榜单上,除了第19位的香港和第48位的台北排位比较靠前,其他上榜的中国城市排名都比较靠后。其中,中国内地城市排位最靠前的上海位列第69位,北京排70位,深圳排73位,广州排74位……
排名依据的数据来源何处
从目前能够查阅到的资料看,由中国人参与牵头组织研究,在中国国内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大概还是第一次。
此前,倪鹏飞博士已经连续4年做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报告。据与倪鹏飞相知多年的上海社科院院长助理屠启宇说,在国内,做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机构和学者也有好几家,他个人认为,倪鹏飞和他的团队做的城市竞争力报告,无论是在数据的收集上,还是研究的方法上,“是做得最好的”。
这份新出炉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自然也引来争议,包括不服气、不买账。但在参与研究的学者看来,他们是有充足的数据以及严谨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支撑的。
那么,这110个城市是怎么选出来的?倪鹏飞解释,全球的城市非常多,肯定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来做排名。他们先从全球选举了150个城市作为初始样本,基于这些城市的数据以及研究的可行性,最后筛选了110个城市。选择的标准,一是该城市在本国的影响力,二是该城市在区域内的代表性,三是该城市样本的广泛性,四是该城市的特殊研究价值,五是该城市统计数据的可得性。
“最大的困难是样本数据的取得” 倪鹏飞坦承。在他们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共有75个指标。这些数据指标的来源有三:一是国家官方统计机构出版的年度统计报告、统计年鉴和统计网站;二是城市及其官方的统计机构、统计网站;三是国际组织的统计机构,国际研究机构和公司的主题报告和调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