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变数,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趋势仍然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已然不是要不要加入,而是如何加入才能更符合本国利益。这就对中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和考验。
国际化是指一家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成长过程,并且伴随着这个过程而形成消费者愿意追逐的全球化品牌。这个争夺技术与市场资源的过程,毫无疑问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中国在企业国际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一度把去年定为“企业国际化年”,但目前看来,成果却远远不能令人乐观。
在今年5月的环球之旅中,笔者每到一地都能发现从事商旅的中国人络绎于途。在巴黎飞往波兰的飞机上,公务舱内竟然有三分之二是中国商人。而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国故事”此起彼落。欧洲的顶级酒店商务楼层,向来都有两套介绍材料,一套是英文,另一套为日文。而现在依然是两套,不过,日文版已悄然变为中文版了。
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步骤
过去数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步伐骤然加快。即使是在印度乡镇的杂货店,也能看到中国品牌的电器,这点让人欣慰。但是,这些企业即使铺货很广,盈利却始终有限。某大型家电企业的所谓“国际化”,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已有十年历史了,但销往美国的冰箱只能徘徊在单身公寓和学生宿舍里,依然属于廉价耐用品。这与他们所期望的“全球性国际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陈列在美国、印度廉价商店的中国家用电器,总是让我感到困扰:到底这样的国际化价值何在?这些企业是否真正达到了“走出去”的初衷?
中国企业在本国习惯了以低工资、低成本开工厂。当它们把生产线设在其它发展中国家时,才忽然发现成本涨了三四倍。不仅工资水平高,而且土地和能源成本也很高。对于生产者来说,真是百物腾贵。特别是所谓的技术人才,福利保险加上工资,一名员工的成本几乎等于中国技术人员的十倍。
习惯了精打细算、压低成本过日子的中国厂家,一向对人力资源投资都较为节制,对突然大增的海外人力资源配置,大多缺乏心理和物质准备,因而忍不住还是要找国内人员研发。这样一来,所谓的海外先进研发中心,往往形同虚设。
更令中国老板们头疼的是,海外员工保障计划极为完备,对看不惯、用不顺手的职员,要解聘也不如国内那样得心应手。因为,解聘这些洋员工要支付一大笔的赔偿费。更麻烦的是,当地工会动辄要进行聆讯,中国老板必须提出合理的解聘理由,以应付对方律师的盘诘。
很多中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时,也往往遇到这样的尴尬处境:营运出现盈利的中国雇员领低薪,而营运出现亏损的美国雇员却拿着高薪。在同一家企业内出现“人格分裂”的情况,管理体制受到严峻的考验。
过去一年来的许多例子,已可显示在文化、管理和综合实力上还远远未达到火候的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时,普遍上都陷入进退失据的苦战状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