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呆坏账
在业内看来,农行股改有两大难题。一个是有关决策层把农行界定在“农村金融”体制框架内。
根据“十一五”规划,农行改革将作为中国整个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部分进行。银监会负责监管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一部主任阎庆民曾透露,农行的股改方案还在修订中,其方案依然将作为农村金融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构架。
所以,业内认为,在由央行主导的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出台前,农行的股改方案很难正式启动。
参与撰写农行股改报告的一位人士向本刊透露,农行改革既要考虑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要求相符,又要考虑到农行与农村金融体制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国家有时把农行当作商业银行看待;有时又把农行当成了政策性银行。这种经营目标的多重性,使得改革错综复杂。
另外一个难题就是财务重组难度大。在业界看来,农行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包袱巨大。据推算,农行财务重组需注资700亿美元,这超过其他三大行的总注资规模。
从银监会的相关数据来看,2005年,农行不良贷款高达7400亿元,不良贷款占比达26.17%,居四大行之首。因此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按目前农行希望的,由国家一次性弥补历年的损失,补足资本金,完成财务重组,那造成的结果就是最差的银行获得的最多。
此外,在农行的年报中,一些基本的统计口径仍然模糊不清,比如何为政策性亏损?政策性业务在农行到底占多大的比重?农行在商业贷款与政策性贷款的划分上的模糊态度,正遭遇越来越多的非议。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农行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注资,进而将一般商业行为产生的不良贷款当做政策性亏损冲销掉。钟伟对本刊记者表示:“这些东西是要分清楚的,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农行改革只能遥遥无期。”
因为信息披露的不完整,农行公布的年报数据的真实性也令人质疑。农行自2001年以来公布的不良贷款总额,大体均在7000亿元上下波动。业界一直流传农行存在着关于不良贷款的“第二套数据”,而真实的数字究竟是多少仍不得而知。
在这期间,农行的贷款总额却在不断增大,从2002年初到2005年9月,农行的贷款增加了11400多亿元,居四大银行之首。贷款的增加让农行换来了不良贷款率的暂时下降,但这样的技巧却掩饰不了其中隐藏的风险。有业内人士评论说,农行计算利润可谓“独树一帜”,罗列经营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税后利润等各种概念,力图展示农行近年来盈利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形象,但从未交待所谓经营利润的含义和构成,而事实上这也并非会计制度里通用术语。
央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对于农行来说,首当其冲的仍然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披露问题,其次是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较为科学和严格的划断,最后才能考虑如何以商业银行的要求来探讨财务重组和综合改革的可能性。
尽管高层曾多次表示,银行改革需要花钱买机制。但是,农行巨大的债务还是令汇金公司犹豫。此外,汇金公司也担心农行如此庞大的体量不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更何况农行资产与体制状况如此复杂。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郇丽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