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五月二十五日电 题:两岸大学生江南水乡奏丝竹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
“音乐就像一座特殊的桥”,来自台湾的大学生民乐手郑雅芸在上海告诉记者。身着粉紫色“唐装”的她笑言,透过江南丝竹,可以感觉到两岸的文化其实是相融相通的。
二十五日,台中逢甲大学的数十位民乐才俊与上海财经大学的民乐高手,携手同游位于上海老城厢的“江南名园之冠”——豫园,并在上海博物馆内体验吴越之地的文化雅韵。他们还将前往水乡古镇朱家角,探访粉墙黛瓦的枕河人家,一路“切磋”丝竹技艺。
古人讲求“高山流水”,以乐会友。一年前,上海财大民乐团首度造访宝岛台湾逢甲大学。上海笛手卞同学告诉记者,台湾学生特别热情,大家没有距离感,感觉就像一家人。时隔一年,两所大学的民乐手于上海重逢,实现了在江南水乡奏响江南丝竹的心愿。
丝竹声声,讲述着华夏民族的各地风情。此番在上海财大校园内,台湾学生以锣鼓和唢呐演绎黄土高原的民乐《喜庆》,用芦笙吹出齐鲁大地的小调《迎春》,用胡琴、柳琴奏响蒙古族曲《欢乐的边塞》,而最具江南韵味的曲目当数《水乡欢歌》。
上海的大学生更惊讶于台湾同龄人擅用民乐“写意”宝岛风情。如歌的二胡、悠扬的笛声,原来诉说的是一派好山好水,曲名就叫《台湾追想曲》。载歌载舞的阿美族乐曲《赏月》、《杵舞》也被台湾学生搬上舞台。
古筝、琵琶则是大陆学生擅长。身着亮黄色“汉服”的大陆美女乐手,成为台湾大学生瞩目的焦点。“可以合影吗,你弹得很动人,衣服也好漂亮!”身着黑色“唐装”的男乐手们在后台雀跃。 逢甲大学“雅风国乐社”领队赖炎卿感慨,团里的孩子几乎全部是首度“登陆”,自己也是二十年后再返大陆,探访江南丝竹的发祥地,一览青瓦白墙、水上人家,可使台湾青年乐手们对曲目不再“望文生义”。
作为两所大学间校际交流的见证者,赖领队表示,两岸大学之间,以往是以教授级的学术交流居多,如今学生社团的民乐活动,也成为沟通的主题之一。他坦言:“两岸语言相通,学生们在民乐技艺上的互动,其实也是取长补短,提升学风,对年轻一代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