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通讯:探访南京的“辛德勒”——约翰·拉贝故居

2006年05月21日 12:16

     2005年12月6日,南京大学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江苏博世举行拉贝故居修缮捐赠签字仪式,德方三家单位向南大捐赠225万元,用于修缮拉贝故居和“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中心”的建设。图为拉贝故居。 作者:文宝

  中新社南京五月二十日电 题:探访南京的“辛德勒”——约翰·拉贝故居

              作者 黄霞

  南京的“辛德勒”——德国友人约翰·拉贝先生在一九五○年溘然长逝,近日,他六十九年前在南京时的故居——小粉桥一号已经修缮一新。南京大学档案馆汤道銮馆长告诉记者:这座位于南京市中心的小楼将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一周年时首次对外开放。

  铭记历史,中德联手

  “下雨天我们就有和平”,一九三七年拉贝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记者到达小粉楼一号时,天空也下起了雨。六十九年的时光如蛾翼般透明,有关拉贝的种种伸手可触。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屠杀时,作为西门子驻南京办事处经理的拉贝先生召集其他国际友人在南京设立国际安全区,并担任主席,救济了二十多万的中国难民。并且在自己的住宅——现南京小粉桥一号收留、保护了六百多人。

  这个并不宽敞的小院要容纳六百多人,现在看来觉得不可思议。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拉贝日记》公开。人们开始寻找拉贝在南京的故居。小粉桥一号,忽然成了南京历史的一个重要记号,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此后,中德两国都非常关心此事,积极促成修缮工作的开展。去年十二月六日,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向南京大学捐赠二百二十五万元人民币,用于修缮拉贝故居。

  人非物是 再现原貌

  时间的流逝让小粉桥一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九四九年之后这里便一直被作为南京大学的教工宿舍,曾入住超过十户人家,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维护,拉贝故居曾成为一个大杂院。

  此次拉贝故居的修缮工程由中德双方共同商议与监督。经中德双方共同商议:决定把故居的主体基本修缮成六十九年前的样子。有史料图片考证的一律按照原样进行修缮。

  据施工负责人说,辅楼的主入口本来已经被住户修改成窗户,现在已把其回复成原来的白漆门,在门口还照样做了台阶、铺了路。故居残缺处的青砖是专门到苏州御窑购买的,刷上特制的涂料便可使其于周围浑然一体。整个修缮工程都本着还世人一个近似真实的历史的宗旨。

  跨越时空 昭示历史

  在主楼入口处右前方的两棵树中间,将竖立起拉贝塑像。塑像由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的吴伟山教授设计。塑像为青铜材质的拉贝半身像。

  拉贝故居的内部设展及多媒体设计工作由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负责。目前,馆内正在紧张地进行前期工作。汤道銮馆长介绍说,展出将分为四部分。外墙的十二个橱窗计划展出国际安全区成员的事迹。一楼将展出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与“南京国际安全区”的内容。二楼将讲述西门子在中国,中德友好交流等事件。三楼将放置《拉贝日记》等史料实物。

  汤馆长说“我们修缮故居是为了纪念与缅怀拉贝和国际安全区成员,展示那段真实的历史,更希望能促进世界的和平。”

 
编辑:陶光雄】
:::相 关 报 道:::
·图:拉贝故居 修旧如旧
·南京:中德联手修缮拉贝故居(图)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