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之困
“人都走了,财气也就消了。”74岁的“爆肚冯”掌门人冯广聚,看着门外已排成长队的顾客一脸愁容。
前门地区拆迁的消息传开后,“爆肚冯”每天顾客陡增至1000多人,是平时的两三倍。这家曾为清宫御膳房特供专用肚子的百年老字号,位于与鲜鱼口一街之隔的大栅栏廊房二条,如今也赶上了“解危排险”。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硬是让孩子扶着她上台阶吃爆肚,这让冯广聚感慨不已,“大家排队来吃,一是怀念老街道,二是怀念老字号。老街道没了,故事也就没了。”
坐在一侧的儿子忿忿不平,“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把大家都迁走?大栅栏这一带,过去140多家字号,40多处寺庙,处处商机,步步为市,相当辉煌。现在把人都迁走了,文化底蕴就没了!”
大栅栏属北京市宣武区管辖,一位区干部向冯广聚表示工程结束后,老字号还要迁回来。
“说是两年后回来,但我们怕回不起。”冯广聚对《望新闻周刊》说,“改造后房租肯定不是今天的价了。我现在烧饼5毛钱一个,25元就能吃一顿套餐,如果两年后房租从现在的8万元涨到30万元,你说我要卖多少钱合适?”
廊房二条北侧是此次“解危排险”的范围,冯广聚就把餐馆从胡同的北侧迁到了对面的南侧,算是躲过了这一轮搬迁,但听说胡同南侧的改造也将分期进行。
冯广聚居住的三富胡同也被“解危排险”圈定。“街坊们有许多怨言,搬迁就是给钱走人,拿到的钱只够到边远的郊区去住,”他说,“我家有这个店,经济上还好办点,可有的人下岗了,就难了。到郊区去住,每天上下班得花多少时间啊。”
冯广聚对前景不甚乐观,“吃爆肚的多是北京的老居民,他们都走了,就得换另一层人来吃了,到那时还成吗?”
与“爆肚冯”相隔不远的谦祥益,是大栅栏著名的“八大祥”之一,这次也被划入“解危排险”范围。
“去年我们花了100多万元修缮房屋,你看这是危房吗?”谦祥益的副总经理高慎昌对《了望新闻周刊》说,“可五一节一过就要我们拿钱走人,拆迁办说把我们的房子修好后再让我们搬回来。搬回来还得自己出钱,肯定超过现在的补偿价,说是两年后回迁,可以享受优惠,可到底要掏多少钱回来我们并不清楚。”
专营丝绸品的这家老字号为孟子后人创办,现为一家集体股份制企业。1999年职工集资买下的这处中西合璧的二层店铺,把着前门商业区北口,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高慎昌说,今年2月宣武区建设委员会贴出拆迁公示,对他们来讲如同当头一棒,“既然不拆房子了,为什么还要我们走呢?我们得到的答复是整个地区由开发商承包了,市政设施要改造,我们的店铺也要交给开发商来装修。”
“可是,我们这儿根本用不着开发商来装修啊。店门口前几年就挖过管道,我们搭上板子照常营业。”高慎昌说,“我们不愿意走,也希望多得到一些补偿,但拆迁办说按政府文件办事,没有余地可谈。”
一家评估公司对谦祥益的房产作了评估,说这是三类地区,每平方米估价不到1万元。高慎昌颇为不解,“评估公司说王府井是一类地区,前门大街是二类地区,我们这儿与前门大街相隔几米,就成了三类地区。可每年五一、国庆和开两会的时候,我们这儿又被划入安全保卫的一类地区了。”
与“爆肚冯”一样,谦祥益近几个月也是顾客盈门,日销售额猛增五六倍,甚至十倍。
高慎昌叹道,“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外迁地点,只能让职工先回家呆着再说了,不排除丢掉饭碗的可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