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日电 (记者 曾利明)针对中国内地大城市特有的医院“号贩子”“医托”现象,北京市律师协会医学法律专业委员会的专家陈志华、欧阳梅建议:应尝试实施“实名制就医”制度,以遏止这一现象。
两位专家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大量优秀的医疗资源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患重症、疑难症的民众不得不涌向大城市医院,使医学专家供不应求。有人利用这种稀缺资源的价值,倒卖“专家门诊号”非法获利。传统缴费挂号制度为号贩子牟利提供了机会,而采用凭个人身份证挂号的实名制,则能有效地遏止“倒号”行为。
专家称,实名制就医既可使患者就医有序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遏止“倒号”行为,又能在目前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为患者保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保障。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个别患者因涉及隐私的疾病或使用他人的医疗保险卡等原因,就医时未用真实姓名。而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便会遇到障碍。
此外,目前中国医疗保险领域存在“一人投保,全家受益”的现象,即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使用享有医疗保险者的保险卡就医、付费。保险机构为此损失巨大却找不到有效的监管机制。实行实名制就医,患者就医须提供相关的身份证明,从而为医疗保险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监管手段。
两位专家提出,制定医疗领域的实名制,应注意二个问题:一是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二是急危情况的例外制度。对于暂时无法证明自己身份的急诊患者,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救治。
他们强调:实名制就医,需要将其合理性作为其制度设计的灵魂。因为法治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制约人性缺点制度的设计,同时还需要设计的制度是合理的和良性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