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土地成本必将抬升房价
牛凤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为中低收入群体开发的住宅产品,一般是销售价格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的经济适用房。它之所以销售价格低,主要是政府在土地出让金以及相关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目前,政府不可能对此投入大量的公共财力,所以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每年都在提出大力开发中低价位住宅,但是实际中却并没有什么行动。
现在有些住宅产品的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并非完全是因为土地成本增加而导致,因为有些项目是在“8·31”土地大限之前拿到的土地,但在销售过程中却按照目前公开出让的土地成本来计算房价,因此这些项目还是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的。
从可操作层面来看,真正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中低价位住宅的开发难度比较大。尤其是目前的土地出让政策,导致土地出让成本不断上升,而开发商也必然会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房价中。目前可以通过降低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来开发一批中低价位的住宅产品,但是这也并非长久之计。
北京举措:市建委将出台房地产监管政策
26日,北京市建委有关官员表示,将出台政策对商品房交易市场进行监管,预计政策27日就会发布。
而据媒体此前报道,建设部住宅产业司司长沈建忠表示,当前宏观调控对房地产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部分热点城市将动用行政手段予以调节。
开发商声音:拿地方式不改房价只会上升
李文杰(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
北京大力开发中低价位的住宅产品需要政府的推动,但是这个推动一定是用市场杠杆来进行。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倾斜的方式,来调动开发商进行中低价位住宅产品开发的积极性,比如在土地出让金缴纳时间和比例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一些开发门槛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来提供更多的中低价位的住宅产品。比如在进行前期规划时,可以加大住宅产品的密度和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整体的开发成本。
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得土地的政策执行快两年了,政府有关部门当初并没有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和程序出让土地的价格增长如此之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有关部门在土地储备方面并没有作准备。如果按照目前的出让方式和程序提供土地,房价永远只能直线上升。(吴海花 张学冬 蒋彦鑫)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