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房价的日益备受关注,一种叫做“民间验房师”的职业开始流行起来。“民间验房师”的职责是,受房产业主的委托,在“五方主体”(发展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勘查,设计院)和相关单位验收之后,再对房屋进行一番深入的“挑刺”。由于这些“民间验房师”都是从建筑技术专业出身,一旦发现问题,出具的意见和证据很有“杀伤力”。
除了房价不菲、消费者权益保障意识提高等因素外,让业主们如此谨慎,在“五方主体”之外还要另请“民间验房师”的缘由,就是当前的房屋质量的确不容乐观。
南京一家“民间验房事务所”的负责人说:“如果验到几乎没有问题的房子,做技术出身的我们会更高兴。可惜这种情况目前几乎没有发生过。”
裂缝、空鼓、渗水、高差……类似的,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就出现在那些已经通过验收的“新房子”里,从而导致业主和开发商等方面纠纷不断。类似这种新闻,已经在媒体上屡见不鲜。
除了对开发商、施工单位基于经济利益而私改规划、偷工减料等行为的怀疑和谴责,“民间验房师”流行的背后,透露出一些更深层次的启示。
房产开发商们也许都还继续沉浸在“地大物博”的自豪中,仅仅把不可再生和有限的国土资源看作赚钱的“原料”,岂不知,“有多少楼宇可以重来”,“有多少国土可以耗费”!一个城市中可以开发房产项目的地块总是有限的。如今,关于某某城市高楼过多过密,破坏天际线美观、影响城市整体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抱怨层出不穷,如果再制造“烂尾楼”,再诞生没使用几年就问题重重、让人难以安心居住的“豆腐渣楼”,就不仅是对业主权益的侵犯,更是对城市的不负责任。
一幢幢楼宇,不仅属于房产商、业主,更属于整个城市。只有每幢建筑牢固了、安全了,这个城市才可能牢固、安全。业主对房产不放心,可以依赖“验房师”的检验,但是,一座城市的安全和环境无法由“验房师”来检验和保证。“验房师”的涌现,恰恰证明公众对城市信誉、安全的怀疑和相关部门的不够尽责,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应该让“民间验房师”流行起来。
什么时候“民间验房师”失业了,我们的城市可能真的要安全了。
(来源:华东新闻 作者:余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