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四日电 题:冯骥才守中华文化之根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每一票都像一块石头,把我压在下面跑不了”,三天前,以满票再度当选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后,六十四岁的冯骥才如此感叹。
他有多重身份。从描写知识分子和诉说天津近代历史故事,以小说传世成“伤痕文学”代表之一,他是作家;对宋代绘画的摹写及精心探索,奠定其豪放大气的个人风格,从而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现代文人画的代表,他又是画家;而近年来,他的名字多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联系在一起,他的身份则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最早呼吁设立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到在中国民协组织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由他和一批民间艺术家的努力,“文化遗产日”从今年起正式起跑,而抢救工程则已经取得一些实质性成果,年画、剪纸、民俗志、泥彩塑、民间故事等示范本纷纷出版。
“现在主要是三方面工作: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普查和认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中国古村落的调查保护。”而古村落的调查保护将成为冯以及民协的工作重点。
“中华文化的根在这里”,冯骥才语重心长地说,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都在农村。
他算了算,中国有二千八百多个县,一万九千个镇,行政村有十几万,而真正有流传价值的古村落起码有几千个。而去年三月起,冯骥才历时八个月调查了六七个省之后,得出的结果却是触目惊心。
“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农村开始发狂、甚至发疯了”,他苦笑着调侃。“杭州一些富裕农村,所有房子的屋顶都是一个小艾菲尔铁塔,周围还围绕着三个金球,完全是暴发户心态;江西一些农村,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屋内无人留守,很多有特色的房子成为空穴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而更有甚者的是,开发商直接买下村庄的管理权,在几个路口安上栅栏门就开始卖门票。他痛心疾首,“这种粗糙低级的旅游文化完全糟蹋了古村落!”
即将在浙江召开的古村落保护会,民协将就此种状况做出调查报告,并建议建立“国家古村落名录”。冯骥才表示,将推广江西婺源和云南束河古镇经验。
今年春节,冯骥才用三天时间写就一部短篇小说《抬头老婆低头汉》,这是他二十四年前著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姐妹篇,冯骥才连连用“过瘾”来形容创作的感觉。
“很多人说我不务正业,从小说家的角度来说我确实是不务正业;但是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说,我务的是中华文化最大的‘正业’!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守住中华文化的根,后代人就看不到了,所以这也应该是整个中国文化人的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