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东与盘锦、鞍山、沈阳市相连,西与葫芦岛市毗邻,南濒渤海辽东湾,北依松岭山脉与朝阳、阜新市接壤,下辖凌海市、北宁市、义县、黑山4 个县(市)和古塔区、太和区、凌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凌南新区和南站新区6 个区,共有建制镇48个、乡33个,1637个村委会。全市总面积10301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4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97.7公里。总人口307.1万,其中城市人口84.5万。
锦州市地貌结构为“三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海拔400 米的山区,向南逐渐降到海拔20米以下的海滨平原。山脉连绵起伏,东北部有医巫闾山脉,西北部有松岭山脉,大、小凌河、女儿河横贯境内。
锦州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常年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8℃一9℃,年降水量平均为540一640毫米。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各有特色,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较强。锦州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为发展农、林、牧、渔各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历 史 渊 源
锦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锦州最早叫徒河,战国时,锦州属燕地,秦统一六国后,现锦州大部分属辽东郡,两汉、三国时期属幽州昌黎郡,西晋属平州昌黎郡,北魏、东魏、北齐为营州管辖,隋唐属柳城郡、燕郡,唐为安东都护府所辖。“锦州”一名是从辽代始称的,辽时锦州属中京道,金代属东京路、北京路。元属辽阳行中书省管辖,明朝属辽东都司,清朝时隶奉天府,改锦州为锦县。民国时期锦州属辽宁省管辖。新中国成立后,设辽西省,省会驻锦州市,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锦州属辽宁省。
锦州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自远古以来,锦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历代相传,人烟不绝,并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这里属冀、幽二州地。春秋时期属燕地,战国时属燕辽西郡地。秦、西汉时分属辽西、辽东郡地,东汉时大部属辽东属国。三国时属幽州昌黎郡地,晋代属平州昌黎郡地。隋代时西部属柳城(今朝阳)郡地,东部属燕郡地。唐代初属营州(今朝阳)总管府辖,后属安东都护府辖,废府后归平卢节度使辖。辽代分属中京道和东京道辖。公元911-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锦州之名始于此时。金代改辽道制为路制,当时属北京路辖,元代分属大宁路和广宁府路辖。明代建军卫制,下设卫所,当时置广宁卫,广宁前、后、左、右、中(今锦州)屯卫,以及义州卫、宁远卫,先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后属辽东巡抚辖。清康熙元年并广宁中、左、右、三屯卫为锦县;康熙三年设广宁府,不久撤销;康熙四年设锦川府。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设县,当时各县属奉天省辽沈道辖;1928年废除道制,1929年省改名辽宁,当时各县直隶辽宁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县皆属伪奉大省;1934年设锦州省,管辖各县;1937年口伪政权施行市制,始设锦州市,中县分治,伪省、市、县公署皆驻锦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曾一度建立辽西专员公署和锦州市政府。1948年10月锦州解放后,属热河省热东专署辖,1949年1 月成立辽西省,省政府驻锦州;1954年8 月辽东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锦州市为省辖市,以后两次成立锦州专区, 1968年专区撤销后实行市领导县体制至今。
经 济 发 展
自古以来,锦州就是商贾云集的经商宝地,是辽西地区多种商品的集散地,商业和服务业相当繁荣,流通活跃。商行林立,店铺相毗,宾馆饭店星罗棋布,南客北商,穿流如梭,商品满目,目不暇接。金融、证券、保险、信息、房地产等近年来兴起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锦州市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建立了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锦州经济发展试验区。先后建立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 257家。已形成8大类200多个出口品种,同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旅 游 资 源
悠久的历史,给锦州积淀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号称“东北三大名山”之首的医巫闾山,绵延百里,山雄林幽,巍峨多姿,景观奇绝。清朝五代皇帝都曾到此焚香祭祀,揽胜题咏。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于北魏的义县万佛堂石窟,被誉为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艺术宝库,宝库内的魏碑被梁启超和康有为称为“元魏诸碑之极品”。还有大广济寺辽塔、北镇庙崇兴寺双塔、大石湖瀑布、奉国寺、北镇鼓楼、李成梁石坊、花尔楼商周青铜器群、龙岗子辽代帝王陵墓群等。堪称天下一绝的笔架山“天桥”,在海水落潮之后,可出旱路一条,使行人在两侧海涛之中步行入山。肃穆优雅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以其宏大的建筑群和祥实的历史见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有中国第一幅全景画、,融绘画、实物、光电、塑形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锦州市以月季花为市花,以银杏为市树。
更多资料:www.jz.gov.cn/jinzhou/default.asp